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兰州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关系研究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生态环境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从系统论角度出发,在阐述生态环境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系统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兰州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系统的评价模型;利用因子分析与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一套生态环境与城市化协调度的定量评价方法;并对2000~2009年兰州生态环境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
作者
张翔
机构地区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出处
《财会研究》
2012年第19期70-75,共6页
关键词
城市化
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模式
兰州市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453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8
1
吴玉萍,董锁成,宋键峰.
北京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研究[J]
.地理研究,2002,21(2):239-246.
被引量:382
2
黄金川,方创琳.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制与规律性分析[J]
.地理研究,2003,22(2):211-220.
被引量:738
3
乔标,方创琳.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模型及其在干旱区的应用[J]
.生态学报,2005,25(11):3003-3009.
被引量:331
4
方创琳,黄金川,步伟娜.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约束下城市化过程及生态效应研究的理论探讨[J]
.干旱区地理,2004,27(1):1-7.
被引量:79
5
郑宇,冯德显.
城市化进程中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2002,21(3):223-229.
被引量:52
6
车秀珍,尚金城,陈冲.
城市化进程中的战略环境评价(SEA)初探[J]
.地理科学,2001,21(6):554-557.
被引量:52
7
胡廷兰,何孟常,杨志峰.
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瓶颈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J]
.生态学报,2004,24(7):1493-1499.
被引量:19
8
张郭福.区域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二级参考文献
50
1
何春阳,史培军,陈晋,周宇宇.
北京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J]
.地理研究,2001,20(6):679-687.
被引量:167
2
鲁奇,战金艳,任国柱.
北京近百年城市用地变化与相关社会人文因素简论[J]
.地理研究,2001,20(6):688-696.
被引量:53
3
张晓.
中国环境政策的总体评价[J]
.中国社会科学,1999(3):88-99.
被引量:270
4
贺大良.
北京地区风沙活动的变化趋势[J]
.地理研究,1993,12(4):81-84.
被引量:4
5
胡廷兰,何孟常,杨志峰.
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瓶颈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J]
.生态学报,2004,24(7):1493-1499.
被引量:19
6
李崇明,丁烈云.
小城镇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24(11):134-139.
被引量:104
7
袁子恭.
我国城市缺水问题及其缓解途径[J]
.自然资源学报,1995,10(4):315-321.
被引量:11
8
周一星.城市发展战略要有阶段论观点[J].地理学报,1984,39(4):359-369.
9
李彦武.可持续性原理与环境影响评价[J].环境科学,1996,17:1-5.
10
曲格平.中国人口与环境[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7..
共引文献
1453
1
赵建吉,刘岩,朱亚坤,秦胜利,王艳华,苗长虹.
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J]
.资源科学,2020,42(1):159-171.
被引量:287
2
张立新,朱婷婷,邵志国.
青岛市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高质量协调发展及动态解耦分析[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27(2):94-102.
3
王兆峰,汤桂林,张海燕.
张家界旅游城市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耦合研究[J]
.中国生态旅游,2021,11(5):780-797.
被引量:7
4
段欣荣,张淑敏,崔伯豪,张宝雷.
中国沿海地区省域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污染关系的EKC模型检验[J]
.海洋经济,2020,10(1):13-21.
被引量:8
5
魏金鹏,田明,王霞.
藏东南地区人口城镇化时空演变特征研究——以林芝市为例[J]
.科技促进发展,2022,18(5):655-663.
6
叶贵,李阳,杨晶晶,俞鹏,洪杨杨.
我国城市品质研究综述[J]
.建设管理研究,2021(1):16-30.
7
闫明涛,马玉玲,乔家君.
河南省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面源污染关系的探讨——基于EKC理论的实证分析[J]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51(1):12-19.
被引量:7
8
轩欢欢,乔家君,张佳莹,吕航,何帆.
河南省县域经济与乡村转型的空间特征及耦合关系[J]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0(2):167-175.
被引量:4
9
马海涛,卢硕,张文忠.
京津冀城市群城镇化与创新的耦合过程与机理[J]
.地理研究,2020,0(2):303-318.
被引量:62
10
范擎宇,杨山,胡信.
耦合视角下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及交互机制[J]
.地理研究,2020,0(2):289-302.
被引量:42
同被引文献
34
1
高群.
纵论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J]
.东北史地,1996(2):66-68.
被引量:1
2
程毛林.
城市生态化状况的协调性评价[J]
.数理统计与管理,2005,24(1):27-31.
被引量:4
3
刘耀彬,宋学锋.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及其预测模型研究[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34(1):91-96.
被引量:170
4
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
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2005,20(1):105-112.
被引量:780
5
杨士弘.
广州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预测及调控研究[J]
.地理科学,1994,14(2):136-143.
被引量:206
6
宋学锋,刘耀彬.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模型及其应用[J]
.科技导报,2005,23(5):31-33.
被引量:57
7
乔标,方创琳.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模型及其在干旱区的应用[J]
.生态学报,2005,25(11):3003-3009.
被引量:331
8
吴瑞明,贺国光.
一种判断城市协调发展的定量分析方法[J]
.数理统计与管理,1996,15(3):21-24.
被引量:1
9
郭长雷,王丽婧,梅凤乔,郭怀成.
贵阳市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策略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5(4):427-433.
被引量:23
10
张宏元,杨德刚,王野,马文红.
干旱区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J]
.干旱区地理,2007,30(1):135-140.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
3
1
木合塔尔.艾买提,于坤.
喀什市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度分析[J]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5,36(6):53-56.
2
杨杰.
基于产权理论研究视角下中国城市化进程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相关影响因素[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3):37-39.
被引量:1
3
布美热木·克力木,张凯,朱平,许善洋.
熵权法在城市经济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中的应用[J]
.环境科学导刊,2019,38(5):79-84.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9
1
谢琳琳,陈雅娇.
基于熵权法的装配式建筑发展研究[J]
.建筑经济,2019,40(11):20-23.
被引量:23
2
冯腾琦,汤志颖,翟钰钰,张晓青.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口发展差异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J]
.绿色科技,2019,0(22):237-241.
被引量:2
3
李书覃,程则续,程启先,翟慧敏.
基于主成分分析与系统聚类的河南省经济宜居城市实证研究[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3):11-13.
被引量:1
4
王一山,张飞,陈瑞,齐亚霄,刘长江.
乌鲁木齐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J]
.干旱区地理,2021,44(2):427-440.
被引量:29
5
崔贤程,田永静,黄天寅,陈天羽.
苏州市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系统关系时序特征研究[J]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22,35(1):8-14.
被引量:1
6
杨清,张婵婵,查祥德.
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与金融支持耦合度测定及评价——基于甘肃省的实证[J]
.经济研究导刊,2022(17):38-43.
7
荣洁.
县域环境与经济耦合协调趋势演化——以江苏常熟为例[J]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2022,32(5):48-52.
被引量:5
8
郑洪财,钱勇生,曾俊伟,魏谞婷.
甘肃省交通-产业-生态高质量耦合协调分析[J]
.交通科技与经济,2023,25(2):74-80.
9
梁稷,蔡思彤,吴锦泽,曾梓莹,张驰.
基于DPSIR模型的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研究[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24,44(4):7-12.
1
张翔.
西宁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分析[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4):131-139.
被引量:6
2
冯鑫永.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探析[J]
.改革与开放,2013,0(6X):87-87.
3
姚志春,刘江.
兰州新区土地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评价研究[J]
.兰州学刊,2012(10):190-194.
被引量:4
4
史常亮.
北京市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定量分析[J]
.城市管理,2010(7):8-11.
5
苏昕,段升森,张淑敏.
黄河三角洲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关系实证研究[J]
.东岳论丛,2014,35(10):127-131.
被引量:14
6
林凌,刘世庆.
我国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方向[J]
.中国工业经济,1999(6):51-56.
被引量:4
7
邹再进.
对区域创新系统内涵的再认识[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3):77-78.
被引量:6
8
李晓娣,赵毓婷.
区域创新系统中地方政府行为分析[J]
.工业技术经济,2007,26(8):16-19.
被引量:12
9
田爱国,孙玮,田地.
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进程的实证研究--基于黑龙江省的分析[J]
.商业时代,2014(4):18-20.
10
邓荣艳,杨莉.
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考[J]
.经济研究导刊,2008(13):144-145.
被引量:3
财会研究
2012年 第1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