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本质研究综述
出处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0年第7期37-44,共8页
Nanjing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参考文献15
-
1陈仕龙.对“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几种观点剖析[J].理论前沿,1999(23):27-28. 被引量:3
-
2陈仕龙.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中的辩证统一思想[J].唯实,1999,0(10):31-34. 被引量:1
-
3任学辉.社会主义本质与三个历史前提[J].理论与改革,1998(3):31-32. 被引量:1
-
4任学辉.应完整科学地把握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下)[J].攀枝花学院学报,1998,17(2):10-16. 被引量:1
-
5王海亭.浅谈社会主义本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5-9. 被引量:2
-
6李济琛.非公有制经济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J].四川统一战线,1998(7):24-25. 被引量:1
-
7崔正起.公有制是不是社会主义本质之我见[J].空军政治学院学报,1997(6):59-63. 被引量:1
-
8张程锋.从“人”的角度认识社会主义本质[J].理论前沿,1999(4):22-23. 被引量:1
-
9王文章,薛汉伟.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怎样提出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7,49(3):23-25. 被引量:1
-
10刘险峰.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重新认识[J].理论探讨,1997(6):18-21.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7
-
1杨晓云.社会主义本质研究综述[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7(3):23-28. 被引量:2
-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部分条目索引[J].科学社会主义,1994(1). 被引量:203
-
3胡连生,杨玲.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J].学习与探索,1996(6):64-68. 被引量:3
-
4李忠杰.坚持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J].特区实践与理论,1996(10):5-7. 被引量:2
-
5丁正和.关于社会主义本质中“本质”的含义[J].学习论坛,1996,12(1):14-15. 被引量:1
-
6蔡江红,徐桂林.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形成的背景及其揭示本质论的思路[J].惠州学院学报,1996,18(3):6-9. 被引量:1
-
7汤润千.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概念的论述──纪念恩格斯逝世100周年[J].河北学刊,1995,15(6):15-20. 被引量:1
共引文献8
-
1周志强,艾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研究热点述评[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8(2):1-4. 被引量:2
-
2徐久刚.邓小平分配思想及其实践性思考[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32(6):84-88.
-
3马东郊,周玉梅.浅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内涵及现实意义[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16(6):30-31. 被引量:1
-
4任立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重新概括与内涵解读[J].商业时代,2012(2):24-25.
-
5封来贵.对公有制与社会主义本质关系的再认识[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2):85-88. 被引量:2
-
6郑文瑜.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制度选择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时代内容[J].阿坝师专学报,2000(2):55-57.
-
7焦连志.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全面性问题探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36(1):23-26.
-
8张宜强,徐清泉.中西方关于社会主义本质争论的问题域与旨归[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22(3):153-161.
-
1智图.论利他合同第三人意思表示之效力[J].理论界,2005(3):79-79.
-
2任文刚.解放思想的本质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61-62. 被引量:1
-
3邓宇琼.目的犯的本质研究[J].成人高教学刊,2005(6):19-22.
-
4金东珠.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 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J].学理论,1997(4):12-13.
-
5宋焕新.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概念的动态性特征[J].发展论坛,1998(2):16-17.
-
6房文治.犯罪构成理论的本质研究[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2(11):68-69.
-
7陈榕三.民进党“台独”本质研究[J].现代台湾研究,2006(3):6-9.
-
8吴苑华.科学地界定社会主义本质[J].新疆社会科学,1997(6):54-58.
-
9王广彬,宋林昌.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创造性和科学性[J].理论学刊,1995(6):15-17.
-
10郭榛树.一本研究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力作——简评《社会主义本质研究》[J].邓小平理论研究,2000(3):49-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