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化与审美──也谈《论语》的诗学理论
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2000年第4期75-80,共6页
Guizhou Social Sciences
参考文献5
-
1中国科学院文学所.《中国文学史》.
-
2中国科学院文学所.《诗集传·出版说明》,商务印书馆.
-
3中国科学院文学所.《古汉语修辞学资料汇编》,吉林人民出版社.
-
4中国科学院文学所.《中国古代文论译讲》
-
5《钱钟书散文·诗可以怨》,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出版.
-
1姜晔.谈历代对“怨”的继承和发展——浅论文学的社会政治作用[J].新课程(中学),2014,0(3):89-89.
-
2蒋雪艳.《诗品》中对“风骨”的阐释——兼及中国文人的人格美[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8(3):83-85.
-
3徐久刚.文风四题[J].党史文汇,2013(2):61-63.
-
4徐久刚.文风四题[J].党建研究,2013(5):62-63.
-
5陈望衡.教化与审美的统一——中华美学精神论之一[J].长江文艺评论,2016(3):18-26. 被引量:2
-
6王涛.戏剧与政治[J].西部学刊,2017(4):31-33.
-
7马振宏.中国古代文论“活法”之“辞达而已”发微[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31(1):116-120.
-
8赵盛德.试论孔子的文学理论[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2,23(2):56-59. 被引量:1
-
9张会恩.质文关系的纵观[J].中国文学研究,1989(4):67-73.
-
10刘硕.《召南》年代考及其教化与审美[J].才智,2012,0(3):173-1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