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沈阳经济区产业一体化对策研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在分析沈阳经济区产业一体化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从产业结构优化、市场体制、政策法规和基础设施4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其中,产业结构优化是核心,市场体制、政策法规和基础设施是基本保障。在产业结构优化上,本文提出了以城市产业协调发展为基础,以特色产业集群为支撑,以合理产业定位为制高点的分层次、有重点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式。
作者
康学召
王明友
机构地区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辽宁大学
出处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2年第11期7-9,共3页
关键词
沈阳经济区
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一体化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1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8
1
刘静洋,董革冰.
沈阳经济区构建与辽宁旅游竞争力提升[J]
.沈阳大学学报,2007,19(1):37-40.
被引量:7
2
王瑜,关伟,刘勇凤.
基于SSM的沈阳经济区产业结构分析[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27(8):716-718.
被引量:4
3
友胜.双喜.辽宁发现大油田和大煤田[N].辽宁日报,2010-02-08(A02).
4
李靖宇,吴超.
沈阳经济区发展为现代产业基地的定位论证[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0(1):29-33.
被引量:6
5
张妍.
以技术创新推进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1,31(21):87-90.
被引量:2
6
李大为,刘英基,杜传忠.
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机理及实现路径——兼论理解“两个熊彼特”悖论的新视角[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1):98-103.
被引量:29
7
张英杰.
沈阳经济区的形成、演变及发展策略探讨[J]
.经济论坛,2011(3):101-104.
被引量:8
8
李威.
沈阳经济区发展方式的对策和建议[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12):93-94.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41
1
王行伟,薛巍,肖春华.
沈阳经济区联动发展对策研究[J]
.党政干部学刊,2004(3):16-17.
被引量:3
2
荣宏庆.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J]
.党政干部学刊,2003(10):30-31.
被引量:3
3
梁超伦.
新型工业化与科技创新[J]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3,14(4):7-8.
被引量:1
4
秦文军,余英,张雪松.
沈阳经济区发展战略研究[J]
.城市规划,2004,28(1):42-45.
被引量:4
5
王艳,佟玉权.
辽宁中部旅游城镇体系研究[J]
.社会科学家,2004,19(4):117-118.
被引量:5
6
顾桂芳,何有世.
企业面向新型工业化的技术创新战略选择[J]
.江苏商论,2004(12):123-125.
被引量:2
7
刘静.
辽宁中部城市群旅游形象定位与传播策略探讨[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22(3):32-33.
被引量:5
8
邴正,丁晓燕.
推动全方位合作 构建东北经济新格局[J]
.经济纵横,2005(10):39-43.
被引量:4
9
杜传忠.
网络型寡占市场结构与企业技术创新——兼论实现中国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条件[J]
.中国工业经济,2006(11):14-21.
被引量:32
10
王昆.
试论沈阳经济区进行生态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和途径[J]
.商场现代化,2007(01X):235-236.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47
1
邱瑛,王颖.
辽宁旅游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10):89-92.
被引量:3
2
孔凡文,王英华,才旭.
沈阳经济区经济综合实力评价分析[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3):310-312.
被引量:5
3
张长凤.
沈阳经济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2011,18(10).
被引量:1
4
张妍.
以技术创新推进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1,31(21):87-90.
被引量:2
5
谭啸.
沈阳经济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J]
.农业经济,2011(11):21-22.
被引量:1
6
刘英基.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自组织过程分析——基于动态博弈的视角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22):62-66.
被引量:3
7
秦娇娇,姜昕.
沈阳经济区房地产市场分析[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182-185.
8
吴芷静.
产业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网络化结构与作用机制分析[J]
.商业时代,2012(15):117-118.
被引量:3
9
毛才盛.
地方大学科技园单一产业创新集群动力学模型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60(3):108-112.
被引量:5
10
彭桂芳.
发展创新产业集群加快东莞转型升级[J]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2):183-18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8
1
曹颖.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及理论依据分析[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5):72-74.
被引量:41
2
杨粉萍,程建华.
西安城市产业集聚经济效应实证分析[J]
.经济师,2008(5):264-266.
被引量:5
3
梁启东.
沈阳经济区一体化的战略定位、目标模式与路径选择[J]
.社会科学辑刊,2008(6):119-122.
被引量:15
4
冯贵盛.
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和区域一体化进展与成效——关于沈阳经济区改革与发展问题思考之二[J]
.辽宁经济,2011(11):28-30.
被引量:1
5
姜玉砚.
经济转型和城镇化背景下的区域产业布局优化研究——基于山西的实证[J]
.城市发展研究,2012,19(12).
被引量:18
6
王保忠,何炼成,李忠民.
低碳经济背景下区域产业布局优化问题研究[J]
.经济纵横,2013(3):100-104.
被引量:18
7
徐杰,段万春,张世湫.
西部地区产业布局合理化水平研究——以云南省为例[J]
.经济问题探索,2013(5):94-101.
被引量:13
8
刘琳娜.
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J]
.社会主义研究,2003(3):87-8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曹珍,闵雪.
沈阳经济区产业布局优化研究[J]
.消费导刊,2014,0(11):19-20.
2
何禹霆,闵雪.
沈阳经济区产业布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当代经济,2015,32(13):86-8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吴冰,李锋.
沈阳经济区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路径[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1(3):36-42.
1
长三角一体化的八大期待[J]
.纺织装饰科技,2004(2):15-15.
2
曹征海.
在长三角产业一体化中加快安徽转型跨越发展[J]
.江淮论坛,2012(6):5-7.
被引量:3
3
唐宇文,蔡建河.
长株潭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J]
.经济地理,2002,22(4):474-477.
被引量:15
4
北方经济论坛“煤电用”产业一体化召开[J]
.北方经济,2011(13).
5
苏贵影.
产业结构的优化模式刍议[J]
.山西科技,1995(2):10-11.
6
李丽,管卫华.
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产业一体化问题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84-1185.
被引量:1
7
牟伟英,蒋颖君,汪霞.
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研究[J]
.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1):132-132.
8
周志超,吴正海.
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一体化的思考[J]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3,15(6):19-23.
被引量:1
9
杜传忠,杜爽.
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 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J]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16(2):16-20.
10
陈昌智.
建真言 献良策 出实招 京津冀共谋协同发展新愿景[J]
.人民论坛,2014(23):47-48.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2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