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00年第3期44-52,共9页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共引文献101
-
1王雅玲.知识经济和图书馆的发展[J].太原科技,2004(6):38-39. 被引量:1
-
2刘有兰.关于德州市中小学图书馆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德州学院学报,2002,18(3):107-110. 被引量:6
-
3张帆,刘泽泉.中国文献管理事业跨世纪的辉煌[J].图书馆学研究,2002(10):2-5.
-
4马德旺.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工作[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2(S1):141-142.
-
5尹洪琪.论在创新教育中高校图书馆的改革与发展[J].图书馆建设,2001(S1):32-34.
-
6吴莲.地方成人高校图书馆的困境与发展[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5(3):72-75.
-
7李析薇.图书馆内部体制改革之思考[J].图书馆学刊,2000,22(z1):11-12.
-
8田海虹.高校图书资料工作中的“被动”与“主动”[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2(S1):197-198.
-
9张姝萍.图书情报机构组织管理机制的变革[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8(4):119-121. 被引量:4
-
10吕建辉.我国图书馆管理创新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4(5):58-59.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40
-
1龚蛟腾.高校图书馆绩效评估方案设计[J].图书情报工作,2003,47(12):98-101. 被引量:27
-
2黄纯元.变与不变之间--读伯克兰德的《图书馆服务的再设计[J].图书馆杂志,1999,(1).
-
3岳超群 夏智勇.京沪浙部分高校人事改革考察报告[J].高等教育研究,2000,(1).
-
4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
5.[EB/OL].http://www. nlg, gov, cn/newpage/about/dept/wenxian/guanji, bth#b,.
-
6肖希明,仇晓惠.新中国文献资源建设六十年[J].图书馆杂志,2009,28(7):3-12. 被引量:19
-
7袁培国,马金川.论馆藏建设中的几个关系[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8,24(6):23-28. 被引量:97
-
8马远良.试论以书为本与以人为本[J].图书馆杂志,1999,18(1):8-9. 被引量:32
-
9杨宗英,郑巧英.数字图书馆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18(1):7-10. 被引量:89
-
10黄健.谈谈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组织结构的变革[J].图书情报知识,2000,17(2):60-61.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10
-
1季水娟.论高校合并后的图书馆与系资料室的结构关系[J].图书情报工作,2001,45(z1):53-54.
-
2刘景义.小馆资源共享的能力和策略探讨[J].图书与情报,2005(2):56-59. 被引量:3
-
3苏少琳.以系统科学指导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文献采访[J].现代情报,2010,30(7):13-15. 被引量:1
-
4吕艳丽.新世纪新选择: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探索[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1(2):104-107.
-
5廖金芝,孙维钧.顺应发展趋势构建我馆管理模式[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1,21(3):56-58.
-
6曹臻.我国区域文献资源保障和服务系统的建设与发展[J].图书情报工作,2001,45(11):72-74. 被引量:20
-
7钱军,郑艺,胡金蕾.数字图书馆与导读[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2(2):14-16. 被引量:15
-
8孙小丰.面向21世纪的县(区)级公共图书馆[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2,22(2):78-79. 被引量:1
-
9程鹏.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未来与我国图书馆现有服务的拓展[J].图书馆建设,2002(2):51-53. 被引量:24
-
10刘朝晖,胡乐平.试论公共图书馆服务结构的变革与创新[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1,21(6):43-4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65
-
1袁明英.高校图书馆公共调查方法与指标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S1):119-123.
-
2张莲.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导读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22(4):52-55. 被引量:5
-
3李世海.构建图书馆品牌文化浅谈[J].医学情报工作,2004,25(4):281-282. 被引量:6
-
4杨曙红,杨曙霞.网络环境下区域文献信息机构协作探析[J].档案学研究,2004(4):28-30. 被引量:1
-
5肖希明.我国信息资源建设研究述评[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4,24(4):7-12. 被引量:40
-
6张晶.图书情报工作如何顺应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11):41-41.
-
7周清华.从借阅数据分析读者的阅读特点——兼论网络环境下的导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2):65-67. 被引量:19
-
8马爱芳.定制服务理念对当前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影响[J].情报探索,2005(2):103-105. 被引量:2
-
9刘景义.小馆资源共享的能力和策略探讨[J].图书与情报,2005(2):56-59. 被引量:3
-
10马洋,曹阳,赵惠军.网络阅读探微[J].情报杂志,2005,24(4):125-126. 被引量:37
-
1张继锋.期刊内容的结构探索[J].编辑之友,1990(5):35-36.
-
2芦侠,贾勇哲.消息类电视新闻的结构探索[J].新闻传播,2010(1):78-79.
-
3石建.高校馆员智能结构探索[J].吉林高校图书馆,1990(2):20-21.
-
4吕伯平.对北京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些看法[J].国家图书馆学刊,1988,6(3):7-9.
-
5郑锦霞.民生档案对中国档案事业生态环境的影响[J].档案与建设,2009(11):10-11. 被引量:2
-
6贾东琴,董伟.高校移动图书馆大学生用户认知结构探索性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24):37-44. 被引量:3
-
7倪延年.浅论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问题[J].大学图书馆通讯,1986,4(5):36-38. 被引量:12
-
8贾金兰.试论图书馆工作的社会价值[J].山东图书馆学刊,1987(3):45-47.
-
9姜宴,邢雁子.浅谈图书的借阅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1995(11):24-24.
-
10陈立新.学科结构研究的新视角——基于学术期刊论文引文的学科结构探索[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26(5):105-108. 被引量: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