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抗战时期晋西北根据地对社会异质性的消解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抗战爆发后,因受日军残害,晋西北乡村从事迷信、吸毒、赌博、卖淫等活动的二流子人数激增,他们扰乱社会秩序,阻碍经济发展,是当时一大社会问题。在大生产运动中抗日民主政府着力开展对二流子的改造,采取思想教化,生产赞助,变工组合等方法,把一向散漫、怠惰,游离于社会边缘,脱离革命秩序的异质性分子,整合到社会主流群体中,遏制了不良习俗,为根据地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持。
作者 李常生
出处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310-311,316,共3页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金 忻州师范学院院级基金项目"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劳动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201027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5

  • 1晋绥边区生产会议材料之九-关于改造二流子[Z].太原:山西省档案馆,档案号:D8-77.
  • 2林瑞恩.方山新解放区积极改造二流子[N].抗战日报,(中华民国)34-05-07(07).
  • 3人间地狱宁化堡[N].抗战日报,中华民国34-06-10(2).
  • 4林枫.坚持敌后抗战的晋西北抗日根据地[N].抗战日报,(中华民国)32-07-10(3).
  • 5黑峪口58个二流子决心参加生产[N].抗战日报,(中华民国)33-03-28(2).
  • 6二流子大部分转变[N].抗战日报,(中华民国)33-05-06(2).
  • 7方山发起改造二流子运动[N].抗战日报,中华民国34-05-20(1).
  • 8改造二流子参加生产[N].抗战日报,(中华民国)34-01-02(2).
  • 9神府直属乡二流子纷纷参加生产[N].抗战日报,中华民国33-03-21(2).
  • 10贺志华.一个村中二流子在转变[N].抗战日报,(中华民国)33-04-29(4).

共引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