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丰富和丰富的痛苦——论穆旦及其诗作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穆旦是20世纪4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的"探险者",也是五六十年代英俄浪漫派译诗的集大成者。穆旦在诗的思维、诗的艺术的现代化,而且在诗的语言的现代化方面,都跨出了现代新诗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穆旦是最富有探险牺牲精神和受难品格的诗人,在丰富和丰富的痛苦当中,深切感受生命的孤独和存在的焦虑。更以超人的才华和远见卓识,深切关注着国人的实际生存状况和社会的苦难,其思考和表现的力度与深度,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都具备一种思维和艺术实践的现代转型意义。
作者 刘艳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2-74,共13页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唐浞:《穆旦论》,《中国新诗杂志》1948年8月9号.
  • 2穆旦:转引自李方《悲怆的“受难的品格”-穆旦诗歌的审美特质》,杜运燮等编《丰富和丰富的痛苦:穆旦逝世二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6、67页.
  • 3冯至:《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译序》,《冯至全集》(第1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82、283页.
  • 4[美]威廉·巴雷特,杨照明等译.《非理性的人》.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246-259页.
  • 5龙泉明,汪云霞.痛苦的灵魂──论穆旦40年代的诗歌创作[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1(4):40-47. 被引量:3
  • 6李怡.中国现代新诗的进程[J].文学评论,1990(1):113-122. 被引量:14
  • 7穆旦:《丘特切夫·译后记》,《蛇的诱惑》,珠海出版杜1999年版.

共引文献1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