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再论同、异品除宗有法 被引量: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同、异品除宗有法"是玄奘与汉传因明留下的一把打开陈那因明体系的钥匙。这一规定植根于印度陈那时代的辩论实践,目的是防止立、敌双方循环论证,并非纯粹的逻辑问题。要把外来文化移植到汉地,就必须交待清楚该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才能帮助汉地研习者正确领会陈那因明的本来面目。玄奘对陈那因明的译传,正是抓住了这一特点。这从唐疏四家强调同、异品除宗有法,到窥基《大疏》进一步强调同、异喻除宗有法,可以得到佐证。汉传因明的这一特殊贡献对解决国内外因明界近百年来在因明与逻辑比较研究中的分歧提供了方便法门。它起到了梵、藏文献难于替代的作用。本文是对近30年来国内围绕此一讨论所做的总结,回应了争论中的各种疑难。
作者 郑伟宏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古籍所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2-79,共8页 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印度佛教因明研究"(12BZX062)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 1郑伟宏.论因明的同、异品.[A]//上海逻辑学会编.逻辑学文选[c].上海:百家出版社,1988.
  • 2[印]陈那.因明正理门论本、金陵刻经处版[M].北京:中国佛教协会,1957.
  • 3唐·窥基.因明大疏[M].南京:金陵刻经处,1896.
  • 4陈大齐.因明大疏蠡测[M].台南:智者出版社,1997.
  • 5陈大齐.印度理则学(因明)[M].台北:台湾国立政治大学研究所,1952.
  • 6陈大齐.因明入正理论悟他门浅释[M].台北:中华书局.1970.
  • 7[印]陈那.集量论略解[M].法尊译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 8[印]法称.正理滴论[J].王森译.世界宗教研究,1982(1).
  • 9李润生.正理滴论解义[M].香港:密乘佛学会,1999.
  • 10《再论玄奘的因明成就》,2011年第四届玄奘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

共引文献2

同被引文献38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1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