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工程教育“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研究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科技、教育、产业的不断发展,"政产学研用"合作已经成为培养高素质工程人才和实现产业界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高校应结合我国当前工程教育与产业界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构建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为基础,用户需求为导向,政府全面服务的合作模式,推动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作者
张瑾
机构地区
北京理工大学
出处
《中国高校科技》
2012年第11期31-34,共4页
China University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工程教育
政产学研用
创新
分类号
TB1-4 [一般工业技术]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8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69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6
参考文献
9
1
陆小华.
工程创新能力的认识和培养方法[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6(S2):14-18.
被引量:17
2
秦志强.
论工程教育的科学主导与工程回归[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5):87-90.
被引量:25
3
李志义.
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实践:思与行[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6(2):44-47.
被引量:60
4
查建中,何永汕.中国工程教育改革三大战略[M].北京:中国理工出版社,2009.
5
张俊珍,田东平,崔瑞锋.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动因的实证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6(6):23-27.
被引量:45
6
孙伟,高建,张帏,王德保,冯冠平.
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制度创新:综合创新体[J]
.科研管理,2009,30(5):69-75.
被引量:75
7
资武成,罗新星,陆小成.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产学研创新集群模式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6):5-8.
被引量:21
8
马陆亭.
我国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探索与展望[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24-31.
被引量:26
9
赵向华,蔡立彬.
产学研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J]
.中国高校科技,2011(11):30-32.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38
1
刘武成,王进.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支撑体系[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1):14-16.
被引量:11
2
李贵敏.
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
.中国高教研究,2004(12):55-56.
被引量:27
3
中国工程院工程教育研究课题组.
我国工程师培养的重要性与培养途径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1):1-7.
被引量:91
4
孔垂谦.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去工程化”困境与“情境化”选择[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1):38-40.
被引量:24
5
曾令奇.
合作教育运行机制初探[J]
.中国高教研究,2005(3):81-82.
被引量:14
6
冯冠平,王德保.
创新技术平台对深圳科技经济发展的作用[J]
.中国软科学,2005(7):15-19.
被引量:20
7
吴敏.
基于三螺旋模型理论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06(1):36-40.
被引量:56
8
王丽萍,孙东川.
政府-大学-企业(GUI)创新网络的合作机制研究评述[J]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6):113-115.
被引量:11
9
周济.《在教育部2006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6-16.http://www.edu.cn/news.
10
Jennifer Young,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Study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3he Value of Employing Co-op Students, 10th World Conference on Cooperative Education. Cape Technikon, Cape Town, Sough Africa, 1997: 57-121.
共引文献
269
1
武建鑫.
世界一流学科需要什么样的办学理念与制度结构——来自案例大学工程学科的实证分析[J]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0(2):17-36.
被引量:2
2
马文静,胡贝贝,王胜光.
基于新型研发机构的知识转移逻辑[J]
.科学学研究,2022,40(4):665-673.
被引量:12
3
胡贝.
产学研用背景下的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5):274-275.
被引量:11
4
张季超,许勇,王可怡.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混凝土结构课程建设[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S2):49-51.
被引量:3
5
陈虹,黄文恺.
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创新人才——以广州大学为例[J]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58(S2):71-73.
被引量:2
6
孙淑光.
面向行业需求实现区别化教学——卫星导航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探索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58(S2):101-103.
被引量:7
7
龙威,谭倪,颜雪明,刘婧靖.
制药类研究生“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探究[J]
.泰山学院学报,2013,35(6):140-144.
被引量:2
8
陶俐言.
论工程型人才培养中的工程伦理学教育[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4):69-73.
9
张伟萍.
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探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14,35(4):56-59.
被引量:131
10
王贵和,吕建国.
工科大学生工程意识的内涵与培养途径[J]
.中国地质教育,2006,15(4):62-64.
被引量:66
同被引文献
16
1
徐运保,陈辉民.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理与模式[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3(1):101-105.
被引量:20
2
单桔平.
大力发展非政府组织创新社会弱势群体支持机制[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6(5):70-72.
被引量:7
3
全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学术年会委员会.第23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
4
刘全胜,陈玉平,王怀宝.
构建政产学研合作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1):1-2.
被引量:7
5
林健.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8(5):30-36.
被引量:259
6
李东升,李文军,毛成.
校企工程教育深度合作模式的初步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9(3):88-92.
被引量:49
7
王宝玺.
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
.高校教育管理,2012,6(1):15-19.
被引量:91
8
胡俊峰,唐鹤云,赵杰,唐慧,巩萍.
构建实践教学平台 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3):159-160.
被引量:8
9
丛海兵,何成达,吴军.
卓越给水排水工程师人才培养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12(23):45-47.
被引量:1
10
于洪良,孔爽.
大学联盟发展:构建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的共享体系[J]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12(8):24-28.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6
1
任珂.
基于协同创新视角的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13(7):92-95.
被引量:14
2
徐颖,王道涵.
环境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13(3):143-145.
被引量:2
3
王文和,邹碧海,徐茂,刘春.
“政产学研用”协同构建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24-127.
被引量:4
4
路璐,凌捷.
软件工程专业五位一体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10):180-181.
被引量:2
5
王成,王青海.
汽车产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产学研创融合模式研究[J]
.内燃机与配件,2020(7):269-270.
被引量:1
6
孔艳丽,杨宗霄,姚霞,陈敬云,胡鑫铭.
刍议“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以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为例[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1,5(30):155-157.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管钊.
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路径研究——以江苏开放大学为例[J]
.质量与市场,2022(11):76-78.
被引量:2
2
李平,符杨,杨宁,张志芹.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师资体系建设[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5):227-230.
被引量:5
3
吴玉峰,叶飞跃,胡洁琼.
协同创新视阈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
.教育与职业,2014(24):121-122.
被引量:1
4
韦韫韬,李美珊.
卓越工程师产学联动培养模式下的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
.计算机时代,2015(7):63-64.
5
徐达文.
基于协同创新的电子信息类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析[J]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5,27(3):89-92.
被引量:1
6
吴福培,李昇平,靳宏.
基于培养结果的企业培养方案[J]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1(1):73-80.
7
李莉梅,欧阳乐军,韦明肯,韩寒冰,尹爱国,曾霞.
基于CDIO理念的地方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14):141-143.
被引量:1
8
金泥沙,董亚荣,张尊举,石碧清.
全面开放服务性监测市场背景下的高职环境监测课程改革[J]
.科技风,2017(10):117-117.
被引量:1
9
刘亭亭,戴春雷,徐鑫.
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
.办公自动化,2017,22(10):33-34.
被引量:1
10
田海,崔桂梅,刘慧博,刘丕亮,李爱莲.
优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8):230-233.
被引量:14
1
高金丽.
产学研用合作培养环境设计专业创新人才模式的应用-以黑龙江工业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为例[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5,0(12):161-161.
2
智荟.
投资佳选 新爱克发[J]
.照相机,2005(5):40-40.
3
刘芸杉.
航利集团正式成为“四川省军民融合高新装备先进材料产业联盟”理事单位[J]
.航空维修与工程,2016,0(10):13-13.
4
黄海峰.
官产学研用相结合 共谋生物材料产业发展——全国生物材料大会4月18日于成都圆满闭幕[J]
.新材料产业,2010(6):62-64.
5
Review of CNPC's Performance in 2011[J]
.China Oil & Gas,2012,19(1):31-35.
6
黄健.
法国材料战略的回顾与趋势分析[J]
.新材料产业,2014(2):63-68.
7
新材料:加快“实验室”到”产业化”步伐——专访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司长高云虎[J]
.磨料磨具通讯,2012(8):4-7.
8
“第二届航空航天几何量计量技术交流会”在青岛举行[J]
.工具技术,2013,47(4):66-66.
9
罗贞礼.
新材料 新机遇 新发展——访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高云虎[J]
.新材料产业,2011(9):4-6.
10
钟雨轩,方耀楣.
产学研一体化:面向创新型国家的工程教育[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6(S2):44-46.
中国高校科技
2012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