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视觉现代性的诞生——印象派画法的哲学分析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印象派画法的意义并不单纯在美术上,同时也在其引发的视觉转向上。这个转向不仅体现出人类视觉审美开始走向现代,也彰显出人类精神生活走向新一轮的递变:在对主体作为世界依据的笃信中,由先行预定转向即时生成;在对主体性精神的信奉中,由对理性主体的看重转而重视感性主体。这在印象派之后西方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体现的时代精神中有着越来越清晰的展现,但其最先映现于人的视觉生活,这一点往往不为人知晓。印象派的成功又一次表明:人类精神世界的嬗变最先体现于视觉活动领域。
作者 王才勇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23,共8页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视觉现代性研究"(批准号:09BZX066)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左拉.《论马奈》,见迟轲主编.《西方美术理论文选》下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55页,第356页,第355页,第356页.
  • 2Gottfried Boehm, Studien zur Perspektivitaet, Heidelberg: C. Winter, 1969, S. 18, S. 18, S. 27.
  • 3左拉.《拥护马奈》,谢强、马月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52-53页.
  • 4Martin Jay, "Scopic Regimes of Modernity", in Nicholas Mirzoeff (ed.), The Visual Culture Reader, London: Routledge, 1998.
  • 5梅洛-庞蒂.《眼与心》.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30-31页.
  • 6詹姆逊 胡亚敏等译.《文化转向》[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共引文献25

同被引文献31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