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抑郁症与细胞因子
被引量: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综述了细胞因子的来源和行为效应 ,抑郁症患者的细胞因子改变、细胞因子致抑郁的可能机制、抗抑郁药物对细胞因子释放的效应。
作者
张艳美
机构地区
汕头大学医学院
出处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2000年第2期122-124,共3页
Foreign Medical Sciences(Section of Psychiatry)
关键词
抑郁症
细胞因子
发病机制
分类号
R749.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2
引证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99
同被引文献
162
1
莫煊,党海红,邹韶红,曾建梅.
抑郁症患者细胞因子与甲状腺激素的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4):431-433.
被引量:12
2
高静芳,陶明,张萍,唐文新.
抗抑郁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观察[J]
.上海精神医学,2003,15(3):143-145.
被引量:23
3
Wei Huang,Shu-Man Jiang,Lin Jia,Le-Qing You,Yao-Xing Huang,Yan-Mei Gong,Gui-Qin Wang.
Effect of amitriptyline on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and brain-gut peptides: A double-blind trial[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3,19(26):4214-4220.
被引量:33
4
贾守梅,冯正仪,胡雁,王君俏.
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抑郁病人的影响[J]
.护理研究(下半月),2004,18(9):1667-1668.
被引量:18
5
韩要武,赵乐章,刘巧琼,章功良,钟明奎,张瑾,范一菲,张景行.
条件恐惧训练对F_(344)大鼠行为活动的影响[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6):622-623.
被引量:9
6
郭静,朱陵群,王硕仁,高颖,王永炎.
醒脾开郁方抗抑郁的动物行为学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2):135-136.
被引量:9
7
孙臣友,刘能保,张敏海,刘少纯,程少荣,李辉,刘向前,汪薇曦.
慢性复合性应激大鼠学习和记忆与海马突触后致密物质CaMKII的表达变化[J]
.解剖学报,2005,36(1):19-23.
被引量:17
8
祁富生,贾福军,郭新胜,李恒芬.
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与血清白细胞介素2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的关系(英文)[J]
.中国临床康复,2005,9(12):244-245.
被引量:2
9
陈日宙.
忧郁证从脾肾论治[J]
.光明中医,1995,10(6):7-8.
被引量:16
10
阳仁达,严洁,易受乡,常小荣,林亚平.
从穴位注射的药效作用探讨经穴-脏腑的相关性[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5,15(4):57-60.
被引量:39
引证文献
18
1
董莉,孟炜,陆建英,归绥琪,孙卓君.
更欣方对更年期情感障碍的神经-内分泌网络的影响——附30例临床资料[J]
.江苏中医药,2004,25(8):12-14.
被引量:3
2
冯正直,张大均,杨国愉.
抑郁症状中学生的自动思维与血清细胞因子关系的研究[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27(5):454-457.
被引量:5
3
田素英,刘朝军,李绍敏,谢贞.
心理干预对抑郁症病人康复的影响[J]
.护理研究(上旬版),2005,19(12):2580-2581.
被引量:7
4
崔向辉,浦奎.
心肌梗死后抑郁患者QT间期离散度和炎症因子的变化[J]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8):26-28.
被引量:1
5
魏冬,刘蕴霞,席永稳.
西酞普兰与米氮平治疗老年期抑郁症对照研究[J]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4):1651-1651.
6
李奕祺,王妍.
四君子汤、柴胡疏肝散对抑郁模型影响的比较研究[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2):4-6.
被引量:4
7
陈俊逾,张桂青,胡敏,梁霞.
抑郁症患者血清白介素2及受体与心理因素关系[J]
.中国公共卫生,2012,28(7):912-914.
被引量:7
8
禄颖,苏晶,余轶群,郑丰杰,柴新楼,徐雅.
更逍遥冲剂对更年期抑郁症模型大鼠行为学以及学习记忆能力影响的观察[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22):4241-4244.
9
万永山,李玉萍,刘爱梅.
伴精神异常神经性皮炎患者血清神经营养因子及白介素-6水平检测[J]
.中国实用医刊,2013,40(23):86-87.
被引量:6
10
范开华,孙琳,张育勤,米婷婷,李彰,金伟华,王诗华.
我国人群细胞因子水平与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的系统评价[J]
.中国药房,2014,25(24):2230-2234.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99
1
何丽梅,陈婷,李红.
八段锦联合角调乐对肝气郁结型帕金森抑郁患者的疗效观察[J]
.心理月刊,2024(14):128-131.
2
张雪平.
心理干预在抑郁症患者治疗中的作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09(9):114-115.
3
蔡佳蔚,曾倩倩,岳万序,陈秋.
中药滋水清肝饮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82):92-93.
被引量:3
4
石卫华.
0.1%他克莫司软膏联合紫外线光疗、地氯雷他定片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分析[J]
.疾病监测与控制,2022,16(5):396-398.
被引量:2
5
董莉,姜琳,孟炜,朱南孙.
补肾解郁清心方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模型大鼠行为学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8,14(5):63-65.
被引量:17
6
孙艳红,金若敏.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动物模型制备的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7):657-659.
被引量:19
7
陈瑞玉,田国强.
米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初步观察[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9):646-647.
被引量:1
8
冯正直,张大均,汪凤.
中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4):446-448.
被引量:36
9
胡心伟,尹巧芝.
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中医研究进展[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8):1124-1126.
被引量:1
10
陈勤,秦达,罗小光,吕明庄.
绝经后肥胖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4):284-285.
被引量:8
1
陈冬丽.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脑血流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116-117.
被引量:14
2
杨来启,李耀先,成洪福,杜怀森,熊异英.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注射对小鼠行为效应及脑组织形态的改变[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7,6(1):28-29.
被引量:1
3
周中和.
出血性脑损伤细胞凋亡机制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2001,28(4):250-252.
被引量:23
4
钱晓岚,郭晓辉,任莹莹,张卫,王庆端.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与病理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医刊,2016,43(18):124-126.
被引量:3
5
于明良,彭晓红,杨文超.
右美托咪定与氯胺酮联用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45(6):639-643.
被引量:1
6
赵龙德,钱燕宁.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与中枢炎症[J]
.麻醉与监护论坛,2011,18(6):434-436.
被引量:1
7
何云,杨杏芬,许发茂,邓丽霞,周建平,周炯亮.
Conners量表在儿童铅暴露与行为效应研究中的应用[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0,34(5):290-293.
被引量:15
8
王新林,耿直.
癫癇持续状态后脑内神经元损伤的研究进展[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3(12):1673-1676.
被引量:1
9
孙玉明,吴飞翔,缪雪蓉,吕欣,徐学武,杨立群,吴镜湘,俞卫锋.
坐骨神经结扎大鼠脊髓组织Toll样受体4及下游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8,29(8):949-953.
被引量:4
10
金卫东,孙剑,王焕林,苏宗荣,吴兴曲,甘景梨,王志强,郭佩然,刘小林.
幻觉的量化描述:特异属性的数理识别[J]
.上海精神医学,2002,14(3):132-134.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200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