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主体内生性诉求:物理隐私保护的利弊权衡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与传统社会相比,现代社会更多关注物理隐私的背景是主流生产生活方式由体力劳动转为脑力劳动。物理隐私在脑力劳动中占据重要地位,可以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社会收益。物理隐私的增加给社会秩序的控制提出了挑战,与个人关注私人收益不同,法律在面对物理隐私时应关心其产生的社会收益和社会成本。
作者 梁光勇
出处 《求索》 CSSCI 2012年第10期171-172,114,共3页 Seeker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美]理查德·波斯纳.《正义/司法的经济学》,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 2[美]理查德·波斯纳.《法律与文学》(增订版),李国庆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页.
  • 3亚里士多德 罗念生译.《修辞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1..
  • 4[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 韩丽译.《文化的解释》[M].译林出版社,1999年11月.第2页.
  • 5[美]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龚小夏译.上海书店2009年版.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