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激励政策与农业高新技术选择分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农民对农业高新技术所采取的态度与政府的激励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农业高新技术由于其采用的前提条件不同于日常的生产条件,加之农业高新技术并非全免费提供,决定了采用农业高新技术的成本较高,如果没有相应的激励政策,无法创造农民选择使用农业高新技术的环境,自然不能在更大的程度上推动农业的整体发展。
作者
马凤才
郭翔宇
机构地区
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9-91,共3页
基金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专项重点课题(1252z009)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激励政策
农业高新技术
技术选择
分类号
F323.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9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07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7
1
林毅夫,董先安,殷韦.
技术选择、技术扩散与经济收敛[J]
.财经问题研究,2004(6):3-10.
被引量:85
2
林毅夫,潘士远,刘明兴.
技术选择、制度与经济发展[J]
.经济学(季刊),2006,5(3):695-714.
被引量:70
3
吴伟俊,刘永鑫.
技术选择、体制建设与推进创新[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B10):1-3.
被引量:2
4
韩青.
农户灌溉技术选择的激励机制——一种博弈视角的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005(6):22-25.
被引量:38
5
黄少安,刘明宇.
农地制度对生产技术的选择效应——对承包经营农户技术选择偏好的经济分析[J]
.制度经济学研究,2006(4):51-60.
被引量:16
6
常立农,李凯.
论技术选择的多维性[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24(1):73-77.
被引量:6
7
刘梅,刘伟.
基于产品组合的技术选择模型[J]
.科技管理研究,2008,28(6):333-335.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79
1
王硕,费树岷,夏安邦.
关键技术选择与评价的方法论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2000,8(S1):69-75.
被引量:25
2
姚洋.
农地制度与农业绩效的实证研究[J]
.中国农村观察,1998(6):3-12.
被引量:295
3
万广华,程恩江.
规模经济、土地细碎化与我国的粮食生产[J]
.中国农村观察,1996(3):31-36.
被引量:169
4
仝允桓,谈毅,饶祖海.
基于内容与对象的技术评价方法匹配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5(7):64-67.
被引量:5
5
邢怀滨.
社会建构论的技术界定与政策含义[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21(4):46-49.
被引量:7
6
于宗先.
产业转型中应掌握的机会[J]
.经济学动态,2005(11):34-36.
被引量:2
7
刘伟.
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历史性变化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J]
.经济研究,2006,41(1):4-10.
被引量:85
8
莫淑华.
企业现实技术选择分析及对策探讨[J]
.科技资讯,2006,4(3):128-129.
被引量:3
9
潘士远,林毅夫.
发展战略、知识吸收能力与经济收敛[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23(2):3-13.
被引量:68
10
丹尼斯·缪勒.公共选择理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共引文献
207
1
储成兵.
技术认知、政策激励与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依据双栏模型的实证分析[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6(1):31-42.
2
陈婧怡,徐圣杰.
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J]
.经营与管理,2021(4):117-121.
被引量:2
3
朱涛.
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及模型构建[J]
.科技管理研究,2009,29(9):246-248.
被引量:6
4
佘时飞.
要素禀赋、适宜技术与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J]
.企业活力,2009(10):70-72.
5
左萌,徐舒.
国际技术扩散与经济收敛:一个文献综述[J]
.经济经纬,2009,26(6):46-50.
6
张立.
秦腔秦韵老唱本[J]
.收藏界,2002(11):68-70.
7
朱美光,韩伯棠.
空间知识溢出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框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10):18-20.
被引量:8
8
王克强,黄智俊.
我国农业节水灌溉市场非均衡研究[J]
.财经科学,2006(5):72-79.
被引量:2
9
应宏锋.
西部开发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收敛变化的实证分析[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6(3):25-29.
被引量:1
10
黄晓治,曹鑫.
泛珠三角区域内部差异及其对合作绩效的影响[J]
.改革与战略,2006,22(5):30-34.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12
1
戴军.
新时期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策略[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4):32-35.
被引量:8
2
逯宇铎,兆文军.高新技术产业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
辛翔飞,刘晓昀.
要素禀赋及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异[J]
.世界经济文汇,2007(5):1-18.
被引量:44
4
Maurice Schiff. North-South and South-South Trade-relat-ed Technology Diffusion: an Industry-level Analysis of Di- 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J].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 ics, 2006,39 (3) : 832-843.
5
王克林.发展符合国情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N].光明日报:理论版,1998-08-18.
6
农业部.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汇编[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7
吕飞杰.
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及其发展政策[J]
.投资与合作,1999(7):109-111.
被引量:1
8
穆乃外尔.麦提如则.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3):318-318.
被引量:1
9
蒋和平.
加快北京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对策的探讨[J]
.高科技与产业化,2001,7(4):34-38.
被引量:5
10
朱琪,黄祖辉.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模式探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57-60.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2
1
贺旭辉.
安徽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模式探讨——基于要素禀赋差异视角[J]
.皖西学院学报,2014,30(4):41-45.
被引量:3
2
隋博文.
改革开放以来西南民族地区农业外向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启示[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3(4):92-9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5
1
门玉英,汪少敏,盛建新,邹小伟,向军,陈晓莉.
湖北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10):34-38.
被引量:5
2
郝红美,许广永.
基于DEA三阶段模型的合芜蚌高新技术产业效率研究[J]
.皖西学院学报,2017,33(1):69-73.
3
万辉.
基于CiteSpace的2014—2018年《皖西学院学报》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J]
.皖西学院学报,2019,35(4):19-23.
4
刘西涛,梁士轩.
促进黑龙江省创汇农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
.现代农业研究,2020,26(10):3-5.
5
晋聪聪,朱林森.
双循环背景下广西-东盟跨境农产品供应链对接整合机制创新分析[J]
.时代经贸,2022,19(11):78-81.
被引量:5
1
四大农作物为农民增加收入[J]
.吉林农业农村经济信息,2004(3):14-14.
2
王达邦.
世界各国对风力发电的激励政策[J]
.华东水电技术,1999(2):12-15.
被引量:1
3
梁安庆.
发展要有新思路 增收要有新突破[J]
.农村经济导刊,2003(11):10-11.
4
裘净婧.
杭州酝酿出台建筑企业激励政策[J]
.杭州,2009(6):55-55.
5
华凌.
DSM缓解电力短缺到底有多大潜力[J]
.科学咨询,2005(06S):42-42.
6
冯静.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选择[J]
.计划与市场,2000(3):17-18.
7
冯海发,李溦.
论我国农业发展的技术选择[J]
.当代经济科学,1992,14(4):27-31.
被引量:1
8
谢自奋,凌耀初.
九十年代上海农业技术选择及其对策研究[J]
.上海经济,1992(3):20-25.
9
张军伟.
激励机制新政策 “光威”品质筑新高[J]
.钓鱼,2003,0(18):2-3.
10
胡佳斌.
调整激励政策[J]
.中国汽车界,2009,0(23):117-118.
农业经济
2012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