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佛教文化与白马湖作家群审美品性之生成

Buddhist Culture and Nascent Aesthetic Qualities of Baima Lake Writers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佛教对白马湖作家群审美品性的生成影响深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佛教的心性理论对白马湖作家群的诗性审美理念形成的影响;二是佛教的平等理念对白马湖作家群的大众化平民意识形成的影响;三是佛教的启蒙性特征对白马湖作家群的启蒙意识下的拯救情怀形成的影响。 Buddhism has a great impact on nascent aesthetic qualities of Baima lake writers. The impact are marked in three respects:first, the influence of the personal temperament theory of Buddhism on the formation of their poetic aesthetics;second,the effect of the equality concept of Buddhism on the formation of their awareness of the general public;third, the influence of the enlightenment quality of Buddhism on the formation of their sense of salvation.
作者 竺建新
出处 《丽水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86-90,共5页 Journal of Lishui University
基金 杭州市社科规划课题(B11WX04)
关键词 白马湖作家群 佛教 审美品性 Baima Lake writers Buddhism aesthetics qualit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5

  • 1王嘉良.“白马湖”作家群:精神品性与审美追求[J].文艺争鸣,2009(9):95-101. 被引量:7
  • 2丰子恺.山水间的生活[C] //丰子恺文集:第5卷.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12.
  • 3朱光潜.丰子恺先生的人品和画品[C] //朱光潜文集.台湾:花城出版社,2009 : 446-447.
  • 4俞平伯.忆白马湖宁波旧游-朱佩弦兄遗念[C] //朱惠民.白马湖散文十三家.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202.
  • 5朱光潜.慢慢走,欣赏啊!一人生的艺术化[C] //朱光潜美学文集:第1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533.
  • 6丰子恺.关于学校中的艺术到--读教育艺术论[C] //丰子恺文集:第2卷.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226.
  • 7夏丐尊.读书与冥想[C] //朱惠民.白马湖散文十三家.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209.
  • 8朱自清.什么是文学的“生路”[C] //朱自清全集:第3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164.
  • 9叶圣陶.叶圣陶集:第5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315.
  • 10夏丐尊.白马湖之冬[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1998:50.

二级参考文献53

  • 1朱自清.《什么是文学的“生路”》,见《朱自清全集》第3卷.第164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
  • 2《朱光潜全集》第五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37页,第160页,第137页.
  • 3朱光潜.《敬悼朱佩弦先生》.《文学杂志》3卷(5).1948年版.
  • 4朱光潜.《丰子恺先生的人品与画品》[J].中学生,.
  • 5叶绍钧.《两法师》.《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第430页.
  • 6丰子恺.《致广洽法师·一八二》.《丰子恺年谱》.盛兴军主编.青岛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 7《鸵鸟埋头的老故事》(1948.11),见《朱光潜全集》,第九卷目录.
  • 8《谈恐惧心理》(1948.11.19),见《朱光潜全集》,第九卷目录.
  • 9《我要向青年说的》(1949.1),见《朱光潜全集》,第九卷目录.
  • 10《自我检查》(1949.11.27),见《朱光潜全集》,第九卷目录.

共引文献1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