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2-27,共6页
Economic Science
同被引文献136
-
1吴金明,钟键能,黄进良.“龙头企业”、“产业七寸”与产业链培育[J].中国工业经济,2007(1):53-60. 被引量:58
-
2罗珉.大型企业的模块化:内容、意义与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2005(3):68-75. 被引量:96
-
3李海舰,原磊.论无边界企业[J].中国工业经济,2005(4):94-102. 被引量:182
-
4梁莱歆,张焕凤.高科技上市公司R&D投入绩效的实证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2):232-236. 被引量:222
-
5刘东勋.价值曲线的时代变化和产业价值链竞争[J].上海经济研究,2005,17(7):53-59. 被引量:12
-
6薛风平.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规模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33-37. 被引量:11
-
7余东华,芮明杰.模块化、企业价值网络与企业边界变动[J].中国工业经济,2005(10):88-95. 被引量:130
-
8安同良,施浩,Ludovico Alcorta.中国制造业企业R&D行为模式的观测与实证——基于江苏省制造业企业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6,41(2):21-30. 被引量:302
-
9梁莱歆,严绍东.中国上市公司R&D支出及其经济效果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27(7):34-38. 被引量:69
-
10陈宏林.明基以“微笑曲线”再造自身[J].微电脑世界,2006(11):191-191. 被引量:9
引证文献16
-
1王成慧.企业价值源泉与基于模块化的企业价值网络构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0,28(1):101-105. 被引量:1
-
2张志.信息化:从混沌到规则(连载四)[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5(26):60-60.
-
3王成慧.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变迁五大趋势[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3):67-70. 被引量:1
-
4林静,王成慧.企业边界价值源泉与纵向合作网络[J].当代财经,2006(8):66-70. 被引量:2
-
5桂萍.高科技创新网络内的关系型租金[J].科技管理研究,2007,27(2):163-165. 被引量:1
-
6孙慧中.不同网络治理模式下知识共享的特点与利用[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7,27(6):28-32. 被引量:1
-
7唐清泉,李懿东,周晶.企业研发投入的价值与研发投入的策略选择——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3,35(1):24-34. 被引量:4
-
8宋华.网络化经济时代企业战略联盟的竞争力分析——兼论中国企业的战略合作行为[J].经济科学,2001(4):20-33. 被引量:27
-
9宋华.供应链管理中企业间的冲突和合作机制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16(4):65-71. 被引量:18
-
10张庆武,郭东强.企业虚拟经营的营销战略思考[J].商业研究,2002(7):54-57.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120
-
1李浩,冯钰,何秋萍.合作创新中“知识分享—隐藏平衡”构念、维度及其测量[J].创新与创业管理,2021(1):1-15.
-
2张钰.“双创”视域下区域众创空间创孵指数构建及实证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9,0(17):128-130. 被引量:1
-
3于仁竹,胡继连.论蔬菜产业的虚拟经营[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3):93-95. 被引量:1
-
4尹鹏飞.入世后我国企业实行战略联盟的思考[J].新疆钢铁,2003(1):1-5.
-
5胡洪宝.浅析我国入世对社会主义学院的影响及其对策[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3):36-37.
-
6刘鹭妍,袁颖.有色金属资源产业战略联盟:合作特征、障碍与对策[J].市场周刊,2010,23(7):32-35.
-
7王佃春,顾立汉.自主创新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3):93-94.
-
8房茂涛.跨国战略联盟区位选择分析[J].消费导刊,2008,0(13):75-75.
-
9甄杰.权威协调对创新集群创新能力影响评价[J].科研管理,2013,34(S1):181-188. 被引量:2
-
10何宾.供应链成员侵占行为的博弈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4):63-64. 被引量:1
-
1宋华.企业战略联盟中关系性租金的形成[J].中国经济问题,2000(3):13-19. 被引量:11
-
2李纬澍.供应链中关系性租金的经济学分析[J].物流技术,2004,23(4):57-58. 被引量:2
-
3董俊武,陈震红.从关系资本理论看战略联盟的伙伴关系管理[J].财经科学,2003(5):81-85. 被引量:24
-
4张庆武,郭东强.联合竞争企业的关系性租金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1(4):45-46. 被引量:1
-
5徐刘芬,纪晓东.关联性企业的竞争优势研究——基于拓展的资源基础论视角[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1):46-50.
-
6江萍.中小软件企业战略联盟信任管理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下半月),2009(12):11-13.
-
7陆奇岸.战略联盟关系资本的形成及其管理[J].经济与管理,2006,20(7):50-52. 被引量:4
-
8赵晓丽,乞建勋.煤电企业供应链合作冲突规制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08,16(4):96-103. 被引量:12
-
9殷俊明,王跃堂.供应链成本控制:价值引擎与方法集成[J].会计研究,2010(4):65-73. 被引量: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