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地景建筑与环境的融合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社会飞速发展,在城市有限空间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我们该如何考虑利用复杂多变的地形来发展建筑空间,如何创造更多适合人类生存居住的空间,又能使得自然环境空间不被破坏并且得到充分利用,这是当前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和努力解决的问题。一、地景建筑的概念建筑与自然环境相结合,把自然稍加利用或改造,在不损害大自然原来景观美学前提下,让建筑融入环境。
作者
闫启文
吴维霞
机构地区
沈阳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沈阳理工大学
出处
《美术大观》
2012年第9期146-146,共1页
Art Panorama
关键词
建筑空间
环境空间
自然环境
人类生存
景观美学
利用
大自然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6
1
佟裕哲,刘晖.
中国地景建筑理论的研究[J]
.中国园林,2003,19(8):31-38.
被引量:25
2
王胜.永景观建筑.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3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4
李爱国.风景建筑设计对自然景观要素的解读及回应.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
张瑞,侯兆铭.从山地环境中探求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低温建筑技术.2004.
6
Phyllis Richardson. XSGreen Big Ideas, Smalt Buildings Thames & Hudson Ltd, 2007.
二级参考文献
7
1
华阴县志编委会.华阴县士[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
2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3
(美)吉迪恩 S 格兰尼.城市设计环境伦理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
4
郭黛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特质·建筑历史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5
孙筱祥.
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从造园术、造园艺术、风景造园——到风景园林、地球表层规划[J]
.中国园林,2002,18(4):7-12.
被引量:86
6
孟兆祯.
园林设计之于城市景观[J]
.中国园林,2002,18(4):13-16.
被引量:110
7
吴良镛.
论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与创造的历史任务[J]
.城市规划,2003,27(1):12-16.
被引量:44
共引文献
24
1
王曼蓓.
景观学与社会、艺术、生态关系的思考[J]
.四川建筑,2007,27(z1):28-29.
被引量:2
2
吕卫国.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探究与传统景观理论的重新发现[J]
.规划师,2006,22(5):95-97.
被引量:3
3
张颖,刘晖,马耀峰.
张良庙与紫柏山风景名胜区景观要素结构变化研究[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4):118-121.
被引量:2
4
刘晖,董芦笛,王陕生.
从线性空间探讨西安市景观特征[J]
.工业建筑,2007,37(7):16-18.
被引量:1
5
张颖,王琼,刘晖.
陕西汉甘泉宫古代园林遗址的保护利用与展示初探[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25(2):212-215.
被引量:2
6
周旭.
因藉自然——陕西留坝县张良庙景观空间格局的实例分析研究[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0(6):172-175.
7
彭炜炜,董芦笛,吴白.
中国传统门户空间形式探源[J]
.城市建筑,2012,9(9):114-116.
8
刘晖,王力.
对中国地景文化的认识[J]
.建筑与文化,2013(10):20-22.
9
刘晖,佟裕哲,王力.
中国地景文化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之探索[J]
.中国园林,2014(6):12-16.
被引量:21
10
徐峰.
舫榭建筑的休闲思想研究—以苏州网师园“濯缨水阁”为例[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1(2):18-21.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4
1
庄少庞,杜宏武,吴桂宁.
以人为本、和谐融通——叶荣贵教授学术思想与创作实践[J]
.南方建筑,2008(4):78-83.
被引量:1
2
华晓宁.
地形建筑[J]
.现代城市研究,2005,20(8):64-72.
被引量:10
3
唐相龙,柴宗刚,芦菲.
移植与共生:一种嬗变的生土民居保护思想[J]
.华中建筑,2009,27(10):128-130.
被引量:3
4
华晓宁.
从大地艺术到大地建筑[J]
.艺术评论,2010(5):71-78.
被引量:6
5
高亚利.
城市立体绿化形式与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6):226-227.
被引量:6
6
孙长惠.
立体绿化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结合方式初探[J]
.华中建筑,2012,30(9):28-30.
被引量:11
7
段大娟,周瑞林,张涛.
立体绿化布局形式与植物选择的探讨[J]
.河北林果研究,2001,16(3):285-289.
被引量:14
8
李明娟,孟培.
建筑地景化的形态表现[J]
.艺海,2015(1):152-155.
被引量:2
9
周铁军,王大川,熊健吾.
形式、功能与认知:建筑绿化在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市中的角色[J]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5,45(9):951-963.
被引量:23
10
孙博.
医疗空间康复景观设计浅析[J]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5,16(12):66-67.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4
1
华苑,周波.
浅谈城市中的地景建筑设计[J]
.四川建筑,2016,36(6):82-83.
被引量:4
2
耿春莉,金岩.
乡村旅游背景下的地景建筑研究[J]
.设计,2018,31(21):78-80.
被引量:3
3
王静,徐拓.
协调美观、健康舒适、以人为本——新加坡绿色建筑的立体绿化特色研读[J]
.建筑与文化,2019(5):99-101.
被引量:5
4
宋杰夫,曾文娟,李彦雪.
传统建筑中的地景建筑理念--以“地窨子”为例[J]
.绿色科技,2021,23(17):25-27.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闫敬文,沈贵明,刘劲松.
基于小波变换及四元树矢量量化的图象数据压缩算法[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9(2):180-184.
被引量:7
2
牟静安,齐延成,胡楚楚.
乡村振兴背景下浙江嘉兴乡村养生游的发展路径研究[J]
.智能城市,2020,6(6):31-32.
3
黄骏,刘宇峰,林燕.
新加坡大学校园建筑绿化空间设计策略研究[J]
.南方建筑,2020,0(2):112-119.
被引量:14
4
孙学浩,张晓燕.
乡村旅游背景下的传统村落景观适应性设计研究[J]
.设计,2020,33(9):158-160.
被引量:17
5
孙皓,邱琪.
乡村振兴视野下的乡村既有建筑外观更新研究——以岳石洪村为例[J]
.设计,2020,33(10):118-121.
被引量:7
6
郑伯红,郭睿.
矿业遗迹景观营造中的地景化表达[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3(4):127-132.
被引量:1
7
张胜.
高速公路服务区景观绿化工程设计研究[J]
.西部交通科技,2021(2):80-82.
被引量:1
8
宋杰夫,曾文娟,李彦雪.
传统建筑中的地景建筑理念--以“地窨子”为例[J]
.绿色科技,2021,23(17):25-27.
9
吴清海,李绪红,王晓.
城市三维景观格局空间统计法的研究与应用[J]
.工程勘察,2022,50(6):44-47.
10
石忆邵,郭夏童.
新加坡城市空间高质量利用的特色、成因与启示[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3(3):70-80.
被引量:1
1
陈晓艳.
建筑与环境的融合——扬州市万江花园设计[J]
.建筑知识:学术刊,2012(B10):58-59.
2
钟志华.
建筑与环境的融合[J]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07,28(4):23-26.
3
李凌华,王小凡.
建筑与环境的融合共生——长沙游泳跳水、网球中心建筑与环境探索[J]
.南方建筑,2005(3):21-24.
被引量:2
4
卓琪淞,汪海鸥.
浅析建筑与环境的融合[J]
.住宅科技,2015,35(4):41-43.
被引量:2
5
陈珊.
对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思考及建议[J]
.辽宁经济,2006(7):74-74.
6
黄琼.
佳境·江南家园设计[J]
.国外建材科技,2004,25(6):103-104.
7
袁维坤.
建筑与环境的融合——论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建筑与环境的融合[J]
.中外建筑,2010(2):49-50.
被引量:2
8
Jacob,Ken' ichi Suzuki.
林中别墅[J]
.设计,2014,27(8):53-53.
9
饶浩羽,柯雄斌.
浅析建筑与环境[J]
.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11):1-4.
10
张鑫垚.
自然的建筑——解读隈研吾的建筑世界[J]
.中外建筑,2012(6):40-41.
美术大观
2012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