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天峨县近50a雷暴气候特征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该文利用广西天峨县1960—2009年近50 a的雷暴观测记录资料,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对雷暴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峨县近50 a平均雷暴日数为52.5 d,年际变化总体上呈减少趋势;雷暴日数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等特征。通过对天峨县雷暴活动规律特征的分析,达到为预防雷击灾害事故、做好灾害天气预测预警和防雷管理工作等提供科学参考依据的目的。
作者
周慧僚
廖家旺
黎玉梅
机构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天峨县气象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气象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气象局
出处
《贵州气象》
2012年第5期27-29,共3页
Journal of Guizhou Meteorology
关键词
雷暴
特征
分析
分类号
P468.0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2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5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朱会芸,游火龙,李秋菊,熊双全.
福建永安雷暴气候特征分析[J]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10,25(4):409-413.
被引量:5
2
毛慧琴,宋丽莉,刘爱君,黄浩辉.
广东省雷暴天气气候特征分析[J]
.广东气象,2005,27(2):7-9.
被引量:86
3
易志学,任道龙,王长金.
雷山县近50a雷暴特征统计分析[J]
.贵州气象,2012,36(1):52-53.
被引量:6
4
张敏锋,冯霞.
我国雷暴天气的气候特征[J]
.热带气象学报,1998,14(2):156-162.
被引量:254
5
姚祖超,姚晓兰.
锦屏县1961—2008年气温变化分析[J]
.贵州气象,2010,34(5):13-15.
被引量:4
6
李可让,张丕远.中国气候变化及其影响[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58-79.
7
钟有萍,舒国勇,晏理华.
梵净山对局地气候的影响分析[J]
.贵州气象,2011,35(6):25-28.
被引量:21
8
熊兴发,文红.
沿河县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分析评估及建议[J]
.贵州气象,2011,35(5):60-61.
被引量:3
9
唐红忠,牟佳,白慧.
罗甸县日照变化及水库建库的影响分析[J]
.贵州气象,2011,35(4):22-24.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32
1
林奕峰,陈绍东,区永平.
广州市雷暴的基本气候特征及其对防雷减灾工作的指导意义[J]
.广东气象,2002,24(z1):22-23.
被引量:14
2
徐铭志,任国玉.
近40年中国气候生长期的变化[J]
.应用气象学报,2004,15(3):306-312.
被引量:100
3
郭其蕴,蔡静宁,邵雪梅,沙万英.
1873~2000年东亚夏季风变化的研究[J]
.大气科学,2004,28(2):206-215.
被引量:115
4
池再香,白慧.
黔东南地区近40年来气候变化研究[J]
.高原气象,2004,23(5):704-708.
被引量:55
5
包炳生,丛黎强,胡春良.
雷电灾害与防御[J]
.科技通报,1995,11(5):285-288.
被引量:11
6
谭友邦,谢利娟.
内江市近40年日照变化的统计特征[J]
.气象,1996,22(10):27-30.
被引量:37
7
陈燕,郭志勇,单伟.
丹江口库区气候变化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
.河南气象,2006(4):42-43.
被引量:10
8
徐传书,张耀存.
秦岭山区一次冷空气过程的数值模拟[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7,30(2):239-245.
被引量:4
9
李斌 宋佰春.日照市雷暴气候特征分析.科技信息,2008,19:362-362.
10
李斌.德州市雷暴变化特征分析及对雷电业务工作的影响.中国雷电与防护,2007,(3):48-49.
共引文献
352
1
谢仁波,黄艳.
铜仁市城镇短时强降水与暴雨的联系[J]
.贵州科学,2020(3):47-49.
被引量:1
2
朱晓华.
中国雷暴活动及研究综述[J]
.区域治理,2018,0(25):272-272.
3
蔡新玲,刘宇,康岚,贺皓,李建科.
陕西省雷暴的气候特征[J]
.高原气象,2004,23(z1):118-123.
被引量:43
4
陈哲.
加油站防雷安全检查检测应关注的问题[J]
.青海气象,2008(3):45-46.
被引量:6
5
高晓东,杨仲江,刘晓东.
Analysis on Features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Thunderstorm in Shanghai[J]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0,1(6):9-11.
6
李艳艳,丁威,杨怀臣.
昌宁县近50a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S1):206-210.
被引量:6
7
Zheng Lin-Lin,Sun Jian-Hua,Wei Jie.
Thunder Events in China: 1980-2008[J]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2010,3(4):181-188.
被引量:8
8
李洪彪,宋小红,王荣礼.
天柱县雷暴气候特征初步分析[J]
.贵州气象,2009,33(S1):54-55.
被引量:3
9
李桑,龚道溢.
1980-2010年中国南方雷暴频次的统计特征及其变化[J]
.高原气象,2015,34(2):503-514.
被引量:21
10
叶殿秀,张强,邹旭恺.
三峡库区雷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14(3):381-385.
被引量:40
1
余乃枞,朱江文.
电子设备在建筑物内预防雷击电磁脉冲的安全距离[J]
.广东气象,2000,22(z2):17-22.
被引量:2
2
刘小容,罗锡浪,彭尚永.
谈雷暴的气象要素与观测的注意事项[J]
.现代农业科技,2010(2):311-311.
被引量:1
3
郑华珠,高永娜,朱砂.
雷暴的气象要素及观测事宜[J]
.北京农业(下旬刊),2012(A05):228-229.
4
缪世宁,朱宣儒,凌宗良,彭光固.
海岛无人自动气象站雷电防护[J]
.气象研究与应用,2014,35(A02):234-234.
被引量:1
5
陈国胜,李晓欣,易建坤.
浅析雷暴观测中的若干注意事项[J]
.气象研究与应用,2009,30(A02):198-199.
6
伍湘渭,伍端平.
农村怎样预防雷击[J]
.农村新技术,2007(3):42-42.
7
李来平.
国外的雷暴观测与预报[J]
.内蒙古气象,1991(1):35-35.
8
林修栋,王娜,张瑜洁.
山东石岛日照时数的气候特征分析[J]
.生物灾害科学,2016,39(1):62-66.
9
陈彬彬,王卫平,黄文震,王文.
呼伦贝尔市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22(9):71-75.
被引量:11
10
王巍.
做好雷暴观测工作的对策思考[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9):177-178.
被引量:1
贵州气象
201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