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明、“超社会体系”与中国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些年前,在国际政治学里面,出现了“文明冲突论”这一说法①,引起国际政治学界热烈的讨论。“文明冲突论”本与“跨文明互动”这一课题有直接的关系,而因为它是国际政治学界提出的,所以民族学界讨论得比较少。
作者
王铭铭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
出处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6-131,共6页
Journal of Northwestern Ethnic Studies
关键词
“文明冲突论”
社会体系
国际政治学
中国
跨文明
民族学
分类号
C912.4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96
同被引文献
243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9
1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2
王辑思主编.文明与国际政治--中国学者评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3
王铭铭主编、杨清媚、张亚辉副主编.民族、文明与新世界:20世纪前期的中国叙述[c].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lO.
4
王铭铭:《中国--民族体还是文明体?》,《文化纵横》,2008年第12期,第87-93页.
5
金泽.
民间信仰的聚散现象初探[J]
.西北民族研究,2002(2):146-157.
被引量:46
6
W. Robertson Smith, The Religion of the Semites: The Fundamental Institutions, New York: The meridian Library, 1957.
7
王铭铭.超社会体系--对文明人类学的初步探讨[J].中国人类学评论,第15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8
王铭铭.
再谈“超社会体系”[J]
.西北民族研究,2011(3):41-55.
被引量:6
9
Robert Redfield, The Folk Culture of Yucata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41.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卢国龙.道教哲学[M].华夏出版社,1998.455,449.
2
.《尚书·吕刑》[M].,..
3
.《蓼花洲闲录》[M].,..
4
曾经在历史上由中亚向西传播到北非和欧洲、向东传播到我国中原的摩尼教,原本由巴比伦的摩尼(Mani,216-277年)创立,曾得到萨珊王朝的沙普尔一世(Shapur I,241-272在位)的保护。后遭迫害沿东西二路传播,8世纪中叶曾在漠北的回鹘(回纥)成为国教,并在中原的长江、黄河流域多地立寺,唐武宗灭佛时(845年)也遭受打击,转而成为民间宗教。在五代陈州母乙起义和北宋方腊起义中,摩尼教都曾是重要的骨干力量。其某些宗教观念渗透到民间信仰中,又成为孕育明清民间宗教的土壤。
5
参见Redfield, Robert, The Primitive World and Its Transformations. 1953.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李亦园《中国文化中小传统的再认识》,1994,杭州“中国文化:20世纪回顾与21世纪前瞻”研讨会论文。
6
犹希麦如(Euhemerus,前340-前260年),希腊神话作家,以其《圣史》闻名。
7
拾遗,官名,唐武则天时置左右拾遗,掌供奉讽谏。宋代改为左右正言。
8
《陕西通志》:“西安府白水县拾遗庙因兵毁,乡人建祠,塑十妇像,呼为十姨,至金令陈炳掘得诗碑,乃杜甫庙也。遂毁像祀甫。今庙废。”
9
五斗米道因奉道者须出五斗米供道或酬谢道师,故称五斗米道。其反对贼盗、欺诈的主张和追求长生、度厄、首过、医疾、“收万精魅”等,均直接继承秦汉方士的道术。五斗米道为人治病有时先让病人思道悔过,若不愈,再请神杀鬼,并根据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的信仰,创造了以“三官手书”为病人请祷的祭仪。张陵本人在创教过程中撰写了一些“微经”,将长生成仙作为最高目标并具体化为由神仙除去死籍,消灭三尸,节禁魂魄不弃人身。此外,行气、导引、房中术等在张陵的道术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张陵在创教过程中建立了24个教区,称为24治,其中以阳平治、鹿堂治与鹤鸣山治最为重要,各治由祭酒(教职)主持,并设立命籍,“落死上生”,教徒定期到治所核实户籍,检讨行为。总之在张陵时代,五斗米道已经有了道书、教义、教仪、组织和戒律等,初具宗教规模。
10
参见《陔余丛考》卷三十五,“伍子胥神”条。
共引文献
96
1
郭峰.
近代道教与武陵山地区民间信仰的交融互摄——以《灵宝还天王愿科》为中心的探讨[J]
.宗教学研究,2021(1):168-174.
被引量:3
2
王铭铭.
从世界观看人类学的历史[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4(6):65-80.
被引量:1
3
王存奎,孙先伟.
民俗信仰与社会控制[J]
.民俗研究,2005(4):5-15.
被引量:17
4
潘一禾.
论文化与国际关系的“关系”[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4):64-69.
被引量:2
5
单少杰.
文本解读:亨廷顿虚拟“2010年全球战争”[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8(6):113-121.
被引量:2
6
罗映光.
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思考[J]
.社会科学研究,2005(2):62-65.
被引量:1
7
蔡德贵.
巴哈伊教:作为当代宗教的独特教义[J]
.世界宗教研究,2005(1):109-120.
被引量:1
8
马丽蓉.
西方霸权语境中的阿拉伯—伊斯兰研究[J]
.回族研究,2005(2):8-17.
被引量:2
9
陈华杰,胡承统.
和平发展:塑造美国对中国的新认知[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7(6):38-44.
被引量:1
10
杨丽静,张同乐.
全球化对我国主流文化思潮影响的思考[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2):169-170.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43
1
周星.
中国民俗学著述中的区域本位、民族本位与事象本位[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8(4):24-32.
被引量:6
2
曾少聪,罗意.
中国生态人类学的发展与反思[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8(1):97-106.
被引量:7
3
汪晖.
民族研究的超民族视角——跨体系社会及中国化问题[J]
.西北民族研究,2021(1):5-11.
被引量:19
4
张继焦,吴玥.
中国信仰文化体系的新探索:与杨庆堃和华琛的对话[J]
.青海民族研究,2020(1):80-88.
被引量:7
5
高丙中.
凝视世界的意志与学术行动--海外民族志对于中国社会科学的意义[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2-6.
被引量:34
6
黄淑娉.
费孝通先生对中国人类学的理论贡献[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4):22-31.
被引量:16
7
弗里德里克.巴斯,高崇,周大鸣,李远龙.
族群与边界[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2(1):21-32.
被引量:177
8
张继焦.
市场化过程中家庭和亲缘网络的资源配置功能——以海南琼海市汉族的家庭商业为例[J]
.思想战线,1998,24(5):47-52.
被引量:5
9
李亦园.
人类学本土化之我见[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1(3):41-43.
被引量:21
10
徐中舒.
中国古代的父系家庭及其亲属称谓[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1):110-112.
被引量:50
引证文献
7
1
黄志辉.
土地为媒:跨体系社区的多元一体联结纽带[J]
.青海民族研究,2022,33(3):35-39.
被引量:1
2
林敏霞.
人类学本土化在中国的新实践[J]
.青海民族研究,2014,25(4):26-31.
3
王铭铭.
当代中国的几种文明论述[J]
.西北民族研究,2014(4):19-40.
被引量:2
4
焦若水,陈文江.
迈向精神敏感性取向的社会工作本土化[J]
.社会建设,2015,2(1):68-75.
被引量:4
5
李静玮.
论边疆民族志的视角与本土化[J]
.中国边疆学,2021(2):21-40.
被引量:1
6
张继焦,吴玥.
当代中国人类学研究的三个层次和三个意义[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170-182.
被引量:4
7
刘玺鸿.
以现代性为锚:边疆性概念的得与失--云南瑞丽某抵边村的民族志考察[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5(2):11-1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王静.
性别[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5(1):24-32.
被引量:1
2
刘继同,袁敏.
中国大陆临终关怀服务体系的历史、现状、问题与前瞻[J]
.社会工作,2016(2):34-49.
被引量:50
3
杨春宇.
文明取向:社会学本土化的普遍性之维[J]
.社会学评论,2016,4(6):20-27.
被引量:3
4
薛云珍,曹艳梅,李明湜,冯佳菏,孙轶文.
临终关怀的发展和思考[J]
.中华护理教育,2017,14(4):258-262.
被引量:10
5
常莉,周晓春,吴世友.
美国社会工作之“大挑战”:解读与启示[J]
.社会建设,2018,5(3):55-64.
被引量:4
6
陈占江,娄雪雯.
中国现代转型与费孝通的思想世界[J]
.社会学评论,2018,6(5):85-96.
被引量:7
7
焦若水.
生活世界视角下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0(2):146-152.
被引量:11
8
王美,陈兴贵.
人类学研究传统村落的多视角融合理路[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0(5):79-88.
被引量:3
9
符隆文,程瑜.
临床培训中的制度与文化:兼论医疗职业的医学人类学研究[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6):70-81.
被引量:1
10
何修良.
新时代边疆治理的时空转换与边疆治理现代化的推进[J]
.云南社会科学,2024(2):109-118.
被引量:2
1
丘晓.
要给政治学以适当的地位[J]
.江苏社会科学,1985(3):33-34.
2
贺飞.
聚合抑或断裂:关于文明冲突论的社会学评析[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1):77-79.
3
张海云,才贝.
“跨文明互动:区域研究的视野”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
.青海民族研究,2012,23(3).
4
良.
《国际政治学评论》简介[J]
.国外社会科学,1993(5):66-66.
5
注释体例[J]
.国际政治科学,2008(4):138-142.
6
注释体例[J]
.国际政治科学,2007(4):129-133.
7
注释体例[J]
.国际政治科学,2007(3):169-174.
8
注释体例[J]
.国际政治科学,2010(1):125-129.
9
注释体例[J]
.国际政治科学,2008(2):123-127.
10
注释体例[J]
.国际政治科学,2008(3):129-133.
西北民族研究
201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