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低碳经济与工业化:贵州企业绿色营销的对策思考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贵州工业化带动战略实施过程中,以重化工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化进程不可避地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面对低碳经济新形势,当前的工业化只能是新型工业化,企业营销尤其是工业企业的营销只能选择绿色营销模式,才能实现贵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
徐大佑
周利
机构地区
贵州财经大学
出处
《市场论坛》
2012年第10期34-36,共3页
Market Forum
关键词
低碳经济
新型工业化
绿色营销
分类号
F270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9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687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高南林.
低碳经济环境下的绿色营销策略[J]
.经济师,2010(9):49-50.
被引量:17
2
赵剑峰.
低碳经济视角下煤炭工业清洁利用分析及政策建议[J]
.煤炭学报,2011,36(3):514-518.
被引量:45
3
苏瑾.
赢余:低碳经济的成长[J]
.世界环境,2007(4):32-34.
被引量:60
4
庄贵阳.
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8(3):8-12.
被引量:580
5
徐志懿.
浅析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产业结构调整[J]
.经济研究导刊,2011(3):202-204.
被引量:4
6
钱津.
加快贵州新型工业化的基本点[J]
.贵州社会科学,2011(5):23-27.
被引量:6
7
杨明,文淑惠.工业化阶段基于企业联盟的低碳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2011,(02):49-52.
8
李文兵.
资源危机与新型工业化道路[J]
.当代经济,2011,28(9):72-73.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49
1
曲格平.
探索可持续的工业化道路[J]
.产业与环境,2003(S1):6-7.
被引量:4
2
晓斌,张阿玲,陈贵锋.
中国洁净煤发电的生命周期清单分析[J]
.洁净煤技术,2005,11(2):1-4.
被引量:22
3
庄贵阳.
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8(3):8-12.
被引量:580
4
刘世锦.
正确理解“新型工业化”[J]
.中国工业经济,2005(11):5-9.
被引量:42
5
胡春香.
“绿色营销”策略组合研究[J]
.经济问题,2006(1):35-36.
被引量:12
6
钱津.
论国有企业与公营企业之异同[J]
.中州学刊,2006(1):44-49.
被引量:11
7
于文珂.
澳大利亚的煤炭加工与利用技术[J]
.中国煤炭工业,2007(7):46-47.
被引量:2
8
吴世经,曾国安,陈乙.市场营销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9
郭晶.低碳营销--低碳经济时代的理性选择[N].科技日报,2010-02-09.
10
万后芬.实施绿色营销塑造绿色企业形象[R].
共引文献
687
1
宇文超,许义,宋瑞领,王超,许文波,王自祥,吴亚妮.
劣质煤与煤系固废加工利用技术开发与实践[J]
.煤炭科学技术,2022,50(S02):403-410.
2
郭卫军,黄繁华.
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21(3):150-164.
被引量:22
3
马永红.
基于低碳经济的石油工业发展对策[J]
.财经界,2020(26):28-29.
被引量:1
4
宋海云,赵天,张晓萱,马莉.
新型城镇化绿色低碳发展的理论基础及启示[J]
.中国经贸导刊,2018,0(35):94-97.
被引量:5
5
雷仲敏,曾燕红.
中国低碳经济系统建设及其战略转换的若干问题[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4):33-38.
被引量:6
6
王祺.
低碳经济对现代印刷出版行业的积极影响[J]
.科技风,2010(16).
7
曾绍伦.
盐化产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机制研究——以自贡市为例[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5):36-41.
被引量:6
8
卢智慧.
低碳经济下我国企业绿色营销发展策略研究[J]
.改革与战略,2012,28(6):40-42.
9
吴振信,谢晓晶,王书平.
基于中国东、中、西部面板数据的碳排放和产值结构关系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S2):31-36.
被引量:7
10
何天立,姜珍.
低碳视域下的烟台低碳城市之建设思路[J]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2,26(3):25-29.
同被引文献
4
1
赵仕聪.
低碳经济的信息化与工业融合的策略研究[J]
.四川有色金属,2013(4):65-67.
被引量:2
2
陶东.
低碳经济的发展途径——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J]
.商场现代化,2014(23):278-278.
被引量:1
3
叶亮军,丁怡丹,易艳春.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乡镇新型城镇化“五力”模型研究——基于黄石市28个乡镇的调查研究[J]
.经济论坛,2017(2):73-77.
被引量:2
4
王骏飞.
电子信息材料在低碳经济中的发展应用研究[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0(18):216-21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鲍成.
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策略[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22,36(1):120-122.
1
马洪涛.
循环经济下饭店业绿色营销模式探析[J]
.中国商贸,2010,0(14):45-46.
2
于新东.
以信息化带动新型城市化[J]
.浙江经济,2014(6):17-17.
3
王丽梅,王兴君,刘东环.
齐齐哈尔市: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对策[J]
.统计与咨询,2011(2):55-55.
4
贾兴华,邵伟江.
临安市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策略分析[J]
.今日科技,2006(8):34-35.
5
倪龙松.
煤炭企业绿色营销模式探析[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2):16-18.
被引量:2
6
刘寿元.
坚定不移地推动乡镇企业又好又快发展[J]
.理论与当代,2008(2):8-10.
7
韩娜.
绿色营销与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J]
.环境保护,2008,36(4):16-17.
被引量:2
8
彭勇,肖露,李盈.
推动历史性跨越的“利器”——贵州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实现更好更快发展观察[J]
.当代贵州,2011(4):24-27.
9
李倩,王婷,冯俊新.
浅析绿色营销的发展[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0(22):141-141.
10
刘亮.
基于创新理论的绿色营销研究述评[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4):86-87.
被引量:1
市场论坛
2012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