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0年第2期68-71,共4页
Chinese Criminal Science
同被引文献110
-
1杨俊峰,议喜峰.行政公诉制度再探析[J].行政法学研究,2002(2):98-98. 被引量:6
-
2章志远,汪秋慧.行政公诉质疑[J].行政法学研究,2002(2):99-99. 被引量:10
-
3许道敏.反贪初查机制改革构想[J].人民检察,2002(3):30-32. 被引量:15
-
4陈卫东,郝银钟.侦、检一体化模式研究——兼论我国刑事司法体制改革的必要性[J].法学研究,1999,21(1):57-63. 被引量:231
-
5林文新.论立案监督制度的现状及其完善[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1999,7(3):39-41. 被引量:2
-
6刘太宗.试论举报初查工作的几个问题[J].中国刑事法杂志,1998(1):65-68. 被引量:3
-
7周佑勇,刘艳红.论行政处罚与刑罚处罚的适用衔接[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7,19(2):88-91. 被引量:91
-
8樊崇义.简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之适用[J].政法论坛,1997,15(3):57-61. 被引量:16
-
9张大群.试拟刑事立案程序的一种方案[J].政法论坛,1996,14(2):32-36. 被引量:29
-
10姜绍明.初查,从一句传闻开始[J].人民检察,2004(8):68-69. 被引量:5
引证文献14
-
1章浩.行政赔偿诉讼标的再认识——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8条的再论证[J].行政法学研究,2004(4):105-110. 被引量:3
-
2林劲松.回顾与反思:透析刑事案件初查制度[J].甘肃社会科学,2006(1):165-168. 被引量:12
-
3柳忠卫,滕孝海.贪污贿赂犯罪初查行为探析[J].法学论坛,2009,24(2):29-36. 被引量:11
-
4邓烨然.我国刑事诉讼立案程序及其缺陷的剖析[J].学理论,2011(17):89-90.
-
5杨宗辉,刘为军.立案侦查条件新论[J].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1,18(2):90-97. 被引量:10
-
6张品泽.我国刑事立案程序之反思[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1):215-224. 被引量:1
-
7施鹏鹏,陈真楠.初查程序废除论——兼论刑事立案机制的调整[J].社会科学,2014(9):98-108. 被引量:27
-
8刘译矾.浅论刑事立案初查[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4(1):13-17. 被引量:1
-
9刘甜甜.检察院审前监督权新论——以监察体制改革为视角的分析[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4):58-63. 被引量:4
-
10许静文.网络犯罪初查的正当性问题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8(3):128-134.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77
-
1叶青.违法立案的检察监督机制研究[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4,32(1):53-68.
-
2张泽涛.初查的行政执法化改革及其配套机制——以公安机关“行刑衔接”为视角[J].法学研究,2021(2):107-122. 被引量:36
-
3朱良.我国刑事立案制度的发展轨迹与未来展望[J].河北法学,2021,39(12):106-122. 被引量:15
-
4程雷.监察调查权的规制路径——兼评《监察法实施条例》[J].当代法学,2022,36(4):50-58. 被引量:13
-
5王延文,高森.简论职务犯罪初查所获证据材料的证据效力[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97-99. 被引量:2
-
6王霑.论刑事初查制度的合法性[J].延边党校学报,2010,25(6):56-58. 被引量:1
-
7刘嵘.浅析犯罪嫌疑的概念[J].法制与社会,2008(27):35-36.
-
8黄小林.渎职案件初查制度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31).
-
9李博,王铼.商业贿赂案件立案程序探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1):150-153. 被引量:1
-
10卢乐云.初查原则之探析[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11):67-75. 被引量:6
-
1陶健.刑事诉讼中犯罪人之未成年子女的权益保护[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4):61-63. 被引量:2
-
2许山松.不立案问题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0(2):72-77. 被引量:4
-
3刘仁文.醉驾入刑“看情节”没有错[J].观察与思考,2011(6):50-50.
-
4曹云清,鄢俊.应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财产性强制措施[J].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1(5):10-12. 被引量:1
-
5李建明.检察机关须加强人权司法保障职责[J].人民检察,2015(2):51-52.
-
6浙江省各级人大常委会 开展“两项评议”工作的情况[J].人大工作通讯,1995(12):12-15.
-
7陈卫东.刑诉法修改的指导思想[J].法制资讯,2011,0(8):54-56. 被引量:2
-
8叶连珠.共同犯罪视野下的危险驾驶罪[J].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3(8X):243-243.
-
9微博反腐已成最新反腐方式之一[J].共产党员,2012(2):39-39.
-
10“两高”和公安部发布意见遏制非法集资犯罪[J].政府法制,2014(13):40-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