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上古汉语的比较范畴——研习《马氏文通》《中国文法要略》札记之一
摘要
本文通过对《马氏文通》《中国文法要略》有关汉语比较句的研究进行评述,试图确立上古汉语的"比较范畴",下辖三个次范畴:异同、高下、得失,力求详尽罗列相应的语言表达形式。
参考文献9
-
1刘丹青.差比句的调查框架与研究思路[A]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
2吕叔湘;王海棻.《马氏文通》读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
3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重印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
4刘月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3.
-
5马建忠.马氏文通(重印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
6史佩信.比字句溯源[J]中国语文,1993(06).
-
7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中译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
8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
-
9赵佥铭.论汉语的"比较范畴”[J]中国语言学报,2001(10).
-
1刘焱.比较范畴与邻近范畴的区别[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9(4):57-60. 被引量:3
-
2邓红叶.同语句例谈[J].文学教育,2009(A10):142-143.
-
3祝晶.俄汉比较范畴的语义系统对比研究[J].中国俄语教学,2016,35(1):45-49. 被引量:1
-
4洪雪飞.得失[J].语文月刊,2007(6):37-37.
-
5沈洁,刘洪泉.英语中的高频感叹词及其使用方法[J].考试周刊,2007(23):66-67. 被引量:2
-
6武慧.汉语与英语中的省略现象比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194-195.
-
7周有斌.形容词谓语句研究概述[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8(1):125-127. 被引量:2
-
8傅伟锋,唐贤清.从“稍”与对应英文的语义、语法对比分析看翻译策略[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0(2):148-155.
-
9钟晓雯,王红厂.俄语比较结构研究[J].中国俄语教学,2016,35(1):39-44.
-
10本刊将举办第三期全国暑期翻译研习班[J].上海翻译,2007(1):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