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夏、商、周蚕桑丝织技术科技成就探测(二)——甲骨文揭开华夏蚕文化的崭新一页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叙述了在殷代留存的能识别字义的大约1 500个字左右刻字甲骨文中,关于"桑、蚕、丝、帛"等字频繁出现达153字之多,关于"衣、网、方个、巾"等字的出现有107个字。以胡厚谊先生提拱的史料为基础,重点诠释了与蚕桑丝织方面有关的"桑、蚕、丝"等象形文字的字义,并从养蚕人的视角找出有关蚕桑丝织技术的创新点。
作者
周匡明
刘挺
机构地区
江苏科技大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出处
《中国蚕业》
2012年第4期84-88,共5页
China Sericulture
关键词
夏商周
甲骨文
象形文字
桑
蚕
丝
分类号
S88-09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400
同被引文献
62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3
1
胡厚宣.
殷代的蚕桑和丝织[J]
.文物,1972(11):2-7.
被引量:49
2
竺可桢.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
.考古学报,1972(1):15-38.
被引量:1293
3
夏鼐.
我国古代蚕、桑、絲、绸的历史[J]
.考古,1972(2):12-27.
被引量:78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杨怀仁 邱淑彰.乌鲁木齐河上游第四纪冰川与冰后期气候波动[J].地理学报,1965,31(3):194-211.
2
中国科学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半坡博物馆.西安半坡[M]文物出版社,1963.
3
(清)谈迁撰,汪北平.北游录[M]中华书局,1960.
4
施雅风.五年来的中国冰川学、冻土学与干旱区水文研究[J]科学通报,1964(03).
5
许世远.中国天山现代冰川作用研究[J]地理学报,1963(04).
6
竺可桢.前清北京之气象纪录[J]气象杂志,1936(02).
7
(金)元好问编,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中州集[M]中华书局,1959.
8
(宋)李壁笺注,(宋)王安石.王荆文公诗笺注[M]中华书局,1958.
9
Gordon Manley.Temperature trends in England, 1698–1957[J]Archiv für Meteorologie Geophysik und Bioklimatologie Serie B (-),1958(34).
10
H. H. Lamb.《Britain‘s Changing Climate》"Bi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Climate Changes in Britain",1965.
共引文献
1400
1
戚方明,谢海波.
“从脾治心”理论探析[J]
.中医临床研究,2021,13(34):71-73.
被引量:4
2
袁广阔.
考古学视野下的黄河改道与文明变迁[J]
.中国社会科学,2021(2):123-143.
被引量:14
3
夏如兵,严火其.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与中国蚕桑业中心转移[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0,36(2):79-85.
被引量:3
4
于泽泱.
东汉后期“瘟疫—文学”特殊性略论[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3,39(1):57-61.
5
王丹,韩中义.
试论元代陕西行省的畜牧业[J]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2020(2):91-103.
6
郭晨阳,乔丽萍.
北魏“雁臣”政策析论[J]
.云冈研究,2021(4):80-87.
7
王文轩.
羌人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的历史作用[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2):51-57.
被引量:2
8
曾杰.
葛仙米的分布变迁及利用研究[J]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22,32(3):90-95.
9
施尔乐.
遮蔽与袒露之间——图像资料中的北朝着装形象探析[J]
.形象史学,2021(2):157-174.
10
马志坤,刘舒,郭昕,黄江博.
植硅体和木炭遗存揭示陕西进步遗址西周时期陶窑燃料利用情况[J]
.西部考古,2021(2):219-228.
同被引文献
62
1
秦坚.
甲骨文在汉字形体体系中的地位[J]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8,24(4):101-104.
被引量:2
2
王宇信.
甲骨学研究一百年[J]
.殷都学刊,1999,20(2):1-14.
被引量:8
3
王贵民.
商代农业概述[J]
.农业考古,1985(2):25-36.
被引量:16
4
蒋猷龙.
就家蚕的起源和分化答日本学者并海内诸公[J]
.农业考古,1984(1):146-149.
被引量:5
5
汪济英,牟永抗.
关于吴兴钱山漾遗址的发掘[J]
.考古,1980(4):353-358.
被引量:16
6
安志敏.
略论三十年来我国的新石器时代考古[J]
.考古,1979(5):393-403.
被引量:46
7
夏鼐.
考古学和科技史——最近我国有关科技史的考古新发现[J]
.考古,1977(2):81-91.
被引量:6
8
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报告(四)[J]
.考古,1977(3):200-204.
被引量:27
9
夏鼐.
我国古代蚕、桑、絲、绸的历史[J]
.考古,1972(2):12-27.
被引量:78
10
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报告(二)[J]
.考古,1972(5):56-58.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6
1
周匡明,刘挺.
夏、商、周蚕丝织技术科技成就探测(三)——周代织锦技艺堪称世界之最桑[J]
.中国蚕业,2013,34(1):84-90.
被引量:2
2
周匡明,刘挺.
我国古代家蚕选种、留种的历史演变[J]
.中国蚕业,2013,34(2):71-76.
被引量:6
3
周匡明,刘挺.
从《天工开物》中所见明代蚕业科学的进步[J]
.中国蚕业,2014,35(2):76-80.
被引量:1
4
宁敏华.
蚕桑文化发展浅析[J]
.广西蚕业,2020,57(3):66-69.
被引量:3
5
任梓仪.
从古籍文典中探寻蚕丝业和蚕丝文化[J]
.中国蚕业,2022,43(2):63-68.
被引量:2
6
鲁兴萌.
家蚕与养蚕的源始[J]
.蚕桑通报,2022,53(4):1-6.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周匡明,刘挺.
从《天工开物》中所见明代蚕业科学的进步[J]
.中国蚕业,2014,35(2):76-80.
被引量:1
2
戴长庚,欧阳芳,陈湘燕,胡阳.
鳞翅目昆虫人工饲养技术研究进展[J]
.南方农业学报,2016,47(5):672-676.
被引量:7
3
欧阳明睿,陈联新.
浅析家蚕产业发展逻辑演变[J]
.四川蚕业,2017,45(1):58-59.
4
王志清.
广西织锦技术发展与设备的联系探究[J]
.技术与市场,2017,24(7):124-125.
5
李发,向仲怀.
我国古代“浴蚕”的功能文化学阐释[J]
.蚕业科学,2018,44(1):143-148.
被引量:3
6
张依婷,刘文.
试论浙北蚕桑非遗文化的传承及保护[J]
.收藏与投资,2020,11(11):97-98.
7
纪依薇.
明清苏嘉湖地区桑叶市场探究[J]
.古今农业,2022(3):47-53.
8
陈佩瑶,刘寅欣,黄凌霞.
基于Logistic模型的中国蚕桑产业生命周期研究(2000-2019)[J]
.蚕桑通报,2022,53(2):1-5.
被引量:2
9
李爱玲.
西周燕国纺织技术述论[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35(1):97-100.
10
伽红凯,张书涵.
吴江蚕桑文化演变与习俗特征研究[J]
.古今农业,2022(4):75-85.
1
华文.
微刻甲骨文观赏[J]
.中国地名,2014(4):58-58.
被引量:1
2
苋菜[J]
.农家科技,2011(11):24-24.
3
“家”里“家”外[J]
.小学生作文,2011(11):59-60.
4
杨静.
“彘突豨勇”与“三豕涉河”——趣谈历代作品中的猪[J]
.阅读与写作,2009(9):28-28.
5
周匡明,刘挺.
夏、商、周蚕丝织技术科技成就探测(三)——周代织锦技艺堪称世界之最桑[J]
.中国蚕业,2013,34(1):84-90.
被引量:2
6
丁慈矿.
甲骨文中的草木鱼虫[J]
.读读写写,2009(7):116-118.
7
玉兔送福[J]
.百柳(简妙作文中学生必读),2011(2).
8
西瓜曾叫“寒瓜”[J]
.文史博览,2014(8):35-35.
9
酸酸柠檬水.
年年有鱼[J]
.少年时代(低年级),2010(2):52-54.
10
这些“人”,你都认识吗?[J]
.创新作文(小学3-4年级),2016,0(10):32-33.
中国蚕业
201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