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认识和社会群体认识的统一及其在教育和科技发展中的意义
被引量:2
出处
《高校理论战线》
CSSCI
2000年第4期4-10,共7页
Theoretical Front In Higher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26
-
1周向军.论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条件[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2):37-41. 被引量:15
-
2梁树发.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6):7-11. 被引量:24
-
3鲁振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读史中若干问题考察[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1):5-17. 被引量:57
-
4谭培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究竟是何以可能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2):5-11. 被引量:28
-
5陈晏清,杨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版本和理论版本[J].哲学研究,2006(2):8-11. 被引量:22
-
6徐松林.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J].求实,2006(8):10-13. 被引量:56
-
7张立波.翻译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现代哲学,2007(2):24-32. 被引量:20
-
8宋教仁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
-
9吴廷嘉.戊戌思潮纵横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
10林代昭,潘国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上)[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
-
1声音[J].新华月报,2010(5):5-5.
-
2陈少华.认识及其限度——论个体认识的可能性[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8):83-87.
-
3司庸之,阿合买提.艾赛英.“感性认识包含理性认识”的破与立[J].新疆社科论坛,1999(2):19-20.
-
4孙志东.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些理解[J].现代哲学,1991(4):12-14.
-
5曾露.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工作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企业家天地(中旬刊),2013(10):49-50. 被引量:2
-
6姚俭建.试论个体认识的社会效应[J].哲学研究,1989(8):50-61. 被引量:2
-
7刘利萍.陕西省循环经济发展量化研究[J].学理论,2009(17):74-76.
-
8官鸣.论认识构架——从康德到皮亚杰[J].学术问题研究,2006,0(2):50-58. 被引量:1
-
9官鸣.再论认识构架——从个体的到社会的[J].学术问题研究,2007,0(1):40-48.
-
10谭淏予.个体认识实践过程中真理价值关系的模型[J].云南社会科学,2008(S1):203-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