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卓越材料工程师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南京工业大学作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首批入选高校,近年来对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进行了系统的探索与实践。本文以南京工业大学卓越材料工程师培养为例,对卓越工程师的人才特征、培养途径和关键环节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系统实践,获得了一些有益的认识。
作者
朱学海
陈新民
张华
机构地区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教务处
出处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20,共3页
China University Teaching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工程教育
材料科学与工程
分类号
TB30-4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7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35
同被引文献
61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51
参考文献
7
1
吴伟,吕旭峰,范惠明.
美国工程拔尖人才培养新战略——“大挑战学者计划”实施评述[J]
.教育发展研究,2010,30(23):63-68.
被引量:16
2
刘建强.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模式对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启示[J]
.中国高教研究,2010(6):50-52.
被引量:152
3
娄平,张小梅,江雪梅.
美、德工程师培养模式对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启示[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12(1):57-57.
被引量:20
4
黄熙,张纹祯,殷世宇.创新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机制研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1:794.800.
5
余志卫.
论本科院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2):81-84.
被引量:25
6
于福莹.
我国硕士层次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析——鉴于法国高等专业工程师教育[J]
.教学研究,2011,34(3):28-31.
被引量:5
7
张智钧.
试析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8(12):139-141.
被引量:139
二级参考文献
37
1
谢笑珍.
“大工程观”的涵义、本质特征探析[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6(3):35-38.
被引量:194
2
朱高峰.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的战略意义——在清华大学工程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的讲话[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0(2):2-3.
被引量:12
3
许建领.
法国大学校及其借鉴意义[J]
.大学教育科学,1996(2):86-88.
被引量:4
4
ShirleyAnnJackson,学白羽.
工程教育的变革与挑战[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2):1-7.
被引量:6
5
徐理勤.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FH)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5,17(4):309-313.
被引量:50
6
殷瑞钰.
关于工程与工程创新的认识[J]
.科学中国人,2006(5):21-25.
被引量:9
7
刘西拉.
从土木工程领域看21世纪的工程教育[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4(3):8-14.
被引量:40
8
张英彦.
论高校实践教学目标[J]
.教育研究,2006,27(5):46-49.
被引量:142
9
王平,陈勤.
病入高校[J]
.中国改革,2006(7):22-22.
被引量:2
10
刘丽华.
法国工程师教育及对我国理工科高等教育的思考[J]
.江苏高教,1996(4):69-72.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335
1
李晨,李拓宇,吴伟.
开放式工程教育联盟: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J]
.化工高等教育,2020,37(1):40-47.
2
武江,贾静,魏小飞.
校企融合培养护理专业卓越工匠的探索与实践[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4):81-82.
被引量:1
3
张倩.
青海大学工科类师资队伍建设调查分析[J]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1(2):89-94.
4
赵羽习,申士军,姜秀英,邹道勤,金伟良,罗尧治.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教学改革中促进卓越工程师的培养[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S2):55-58.
被引量:13
5
赵锐.
制约卓越计划高校课程设置的因素及对策[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4(S4).
被引量:4
6
郑其婷,张金钢.
“卓越计划”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探索[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7).
7
靳宏,陈虹,莫岳平.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研究与实践[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16(S1):51-54.
被引量:2
8
张莹.
高等工程教育的“卓越”发展[J]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1,5(1):22-24.
9
沈明君,赵立恒.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研究[J]
.科技创业家,2013(14).
10
张全柱,雷旻,黄成玉.
应用型本科行业院校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J]
.科技信息,2013,0(36):269-270.
同被引文献
61
1
陈拂晓,张柯柯,郭俊卿,于华.
普通工科院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实践[J]
.科技资讯,2008,6(6):116-117.
被引量:11
2
姜健,杨宝灵,姜爱丽,田密霞,洪杰,陈超.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与时代特征[J]
.教学研究,2006,29(2):107-111.
被引量:49
3
张新科.
德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轨迹和模式特征[J]
.继续教育,2006,20(7):60-61.
被引量:16
4
雷毅,王勇,崔学政.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改革与实践探索[J]
.石油教育,2006(6):81-84.
被引量:19
5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C]//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会议手册,天津,2010.
6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7
李艳玲.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与管理[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8):110-111.
被引量:48
8
常凤华,张岩.
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与高校工程化人才的培养[J]
.电焊机,2009,39(3):14-16.
被引量:21
9
刘伟.
实践教学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9):123-127.
被引量:62
10
刘治安,张军伟.
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J]
.中国电力教育,2009(11):70-72.
被引量:61
引证文献
8
1
胡永红,何淑冰,俞苏洋.
高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以“生物分离工程”课程为例[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3):110-113.
被引量:10
2
韩彬,雷毅,李美艳.
卓越焊接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探索[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2):159-161.
被引量:7
3
喻梅,王庆节,于健,葛卫民,雷霆.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10):198-200.
被引量:9
4
倪海涛,徐佑敏,吕海洋,刘香,朱江.
卓越工程师背景下《材料工程基础》课程建设研究[J]
.广州化工,2017,45(2):134-135.
被引量:5
5
陈子辉.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国内外校企合作模式比较[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8):251-254.
被引量:11
6
关萍,苗峰.
校企合作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人才的改革与实践[J]
.大连大学学报,2017,38(6):108-110.
被引量:4
7
李文涛.
工科高校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路径新探*——以南京工业大学“2011学院”为例[J]
.化工高等教育,2019,36(4):1-5.
被引量:4
8
黄本生,范舟,罗霞,黄志宇,王平,杨军,陈孝文.
基于卓越计划2.0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学[J]
.西部素质教育,2020,6(6):190-19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51
1
刘兆麟.
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以河北科技大学纺织工程专业为例[J]
.中外企业家,2020(12):180-180.
2
胡晓亮,朱文优,田志革.
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生物分离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
.科教导刊,2022(3):62-64.
3
潘英飞.
高压双向触发二极管工艺改良[J]
.科技视界,2016(2):87-88.
4
苏远大,谭宝海,李刚,庄春喜,陈雪莲,唐晓明.
旨于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实验井建设与实践教学[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1):217-220.
被引量:3
5
王菊香,邢志娜,刘洁,李伟.
“液体推进剂化验分析”课程内容课目化设计在士官高职教学中的应用[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B04):88-91.
6
王娟,周剑,李洋.
一种敏捷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17(10):117-119.
被引量:2
7
刘翔,夏旭辉,龚园,王蕾,曹建华.
“翻转训练”教学模式探究[J]
.中国冶金教育,2017,22(5):27-29.
被引量:5
8
王俊,陈文波,蒲勇,韩涛,倪海涛,吕海洋.
“新工科”背景下非电类工科专业《电工电子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科技视界,2017(22):25-25.
被引量:16
9
徐仲玉,马红梅,马小思,刘朝阳,周翾,孙仲颖,马磊.
基于短学期模式的药用仪器分析综合型实验的设计与实现[J]
.化工高等教育,2018,35(3):71-74.
10
孙小刚,张世免.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
.科技风,2018(33):137-137.
被引量:2
1
郭琳琳,李鑫.
大学生职业规划在学校的系统实践[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0):36-36.
被引量:15
2
涂深俊.
改革教育思想是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先导[J]
.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5(3):7-9.
3
姜艳萍.
实验教学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20(5):9-11.
被引量:66
4
唐琳.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路径分析[J]
.消费导刊,2010(8):188-189.
被引量:2
5
李著信,苏毅.
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力量[J]
.教学与科研(重庆),1998(3):33-35.
6
齐建辉,杨丽华,王建猛,李重阳.
认清形势 科学研究 系统实践——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与创新[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2):28-31.
7
曹霞,梁燕玲.
地方师范大学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反思[J]
.教师教育论坛,2015,28(11):8-12.
被引量:5
8
胡芳.
教学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中国高等教育,2008(17):58-59.
被引量:3
9
韩少男,张智钧.
工科专业系统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7(10):205-206.
被引量:6
10
武士勋,戴维,颜冰.
略论创新人才特征及其培养途径[J]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1):81-82.
被引量:13
中国大学教学
2012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