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扒客”的前世今生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只有国家而没有民间社会的中国,互联网正以虚拟生活的形态,制造出全新的类民间生态,伊格尔顿曾言,
作者
朱大可
机构地区
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
出处
《新世纪周刊》
2012年第48期112-112,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民间社会
虚拟生活
伊格尔顿
互联网
分类号
C912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黄婷婷.
Google拥抱虚拟生活[J]
.互联网周刊,2008(15):70-72.
2
李信.
关心过度生嫌隙[J]
.妇女生活,2016,0(3):23-23.
3
王伟.
实践的幸福与政治之爱——读伊格尔顿《人生的意义》[J]
.社会科学论坛,2016(5):250-256.
4
王裕.
最后一个梦幻世界的破碎[J]
.软件工程师,2005(11):42-44.
5
I.伯查尔,戴侃.
伊格尔顿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J]
.国外社会科学,1983(1):33-37.
被引量:3
6
徐元红,尚丽.
网络社会道德失范现象的反思[J]
.政工研究动态,2008,0(13):19-20.
被引量:2
7
祝方胜.
语言因错位而美丽[J]
.写作,2005,4(8):44-46.
8
许国良.
构建当代文学理论的参照系——读伊格尔顿的《文学理论概览》[J]
.社会科学,1987(6):77-80.
被引量:1
9
郭志今.
文学与意识形态——伊格尔顿文学批评理论评析[J]
.浙江社会科学,1992(3):59-63.
被引量:1
10
赵昌龙.
审美实践与审美乌托邦——评伊格尔顿的《审美意识形态》[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2):76-79.
被引量:2
新世纪周刊
2012年 第4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