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互联网技术的匿名性、跨时空性和流动性等特点,使得社会秩序的内涵、结构要素和形成过程都被复杂化。以虚拟社区感为本质和核心的社区认同是虚拟社会秩序的基础,这种社会秩序具有内生性和自律性等特点,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传统社会秩序观具有的外在性、强制性、高成本和低效性等缺点。
出处
《黑河学刊》
2012年第11期179-180,共2页
Heihe Journal
基金
黑龙江省2010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社区认同的虚拟社会秩序形成机理研究"(10D038)
黑龙江省2010年度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社会化网络对青少年社会认同的影响机制"(11552196)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社区治理研究"(12CSH03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