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贵州高寒山区玉米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贵州高寒山区玉米综合配套增产技术,包括品种配套、肥料配套、管理措施配套、耕作制度配套等方面内容,以为毕节地区玉米生产提供指导。
作者
聂奇
范厚明
机构地区
贵州省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22期34-34,36,共2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玉米
配套
高产
栽培技术
高寒山区
贵州毕节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5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79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7
1
王树棣,安庆波,张万忠.
玉米增密、高产栽培技术[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4):19-19.
被引量:4
2
陈喜昌,李波,张宇,张立国.
不同种植方式对旱地玉米的增产效果研究初探[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5):27-28.
被引量:3
3
李猛,陈现平,张建,朱德慧,程备久.
不同密度与行距配置对紧凑型玉米产量效应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8):132-136.
被引量:62
4
赵久然,王荣焕.
再议玉米耐密型品种的选育鉴定及配套栽培技术[J]
.玉米科学,2008,16(4):5-7.
被引量:70
5
李运民,陈现平,樊贵义.
淮北地区夏玉米再高产关键技术探讨[J]
.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9,13(3):45-50.
被引量:22
6
王福亮.
黑龙江省玉米栽培技术发展与进步[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10):155-156.
被引量:28
7
刘颖.
卫辉市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7):42-42.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35
1
马生发,陈红.
特用玉米模式化栽培试验研究[J]
.杂粮作物,2004,24(5):286-289.
被引量:1
2
赵久然.
超级玉米指标及选育模式[J]
.玉米科学,2005,13(1):3-4.
被引量:102
3
赵久然.
超级玉米育种目标及实现途径[J]
.作物杂志,2005(3):1-3.
被引量:59
4
王振华,王懿波,王永普,张新.
河南省夏玉米再高产的关键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1995,24(5):3-5.
被引量:24
5
武志海,张治安,陈展宇,徐克章.
大垄双行种植玉米群体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的解析[J]
.玉米科学,2005,13(4):62-65.
被引量:78
6
苏俊.
黑龙江省玉米育种研究50年回顾与展望[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6(5):8-13.
被引量:18
7
张永科,孙茂,张雪君,吴金平,何仲阳,马永平.
玉米密植和营养改良之研究——Ⅱ.行距对玉米产量和营养的效应[J]
.玉米科学,2006,14(2):108-111.
被引量:36
8
张世煌.
郑单958带给我们的创新思路和发展机遇[J]
.玉米科学,2006,14(6):4-6.
被引量:66
9
南京农业大学.田间试验和统计方法.北京:农业出版社,1995:178-182.
10
王斌,李虹,李爱军,等.普通株型玉米不同密度下种植模式研究//国家玉米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编.第一届玉米产业大会论文集.北京:大会散发交流.2008:176-181.
共引文献
179
1
高亚男,曹庆军,韩海飞,崔金虎,王洪预.
不同行距对春玉米产量和光合速率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0,18(2):73-76.
被引量:31
2
卜俊周,岳海旺,谢俊良,彭海成,张洪彬.
玉米品种耐密性研究及耐密型育种的思考[J]
.河北农业科学,2011,15(12):44-46.
被引量:5
3
陈伟.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2007,24(8):20-21.
被引量:6
4
李月华,侯大山,刘强,李向华,李霞,于广军,李辉利,李中建.
收获期对夏玉米千粒重及产量的影响[J]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7):1-3.
被引量:36
5
赵树仁,叶青江.
耐密型玉米品种选育方法[J]
.农业与技术,2008,28(5):112-113.
被引量:5
6
马兴林,颜军,王立春,边少锋.
吉林省耐密型玉米发展概况与前景[J]
.农业科技通讯,2009(3):81-83.
被引量:8
7
李猛,陈现平,张建,王五洲.
提高安徽省玉米产量技术措施探讨[J]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7):118-120.
被引量:7
8
李猛,陈现平,张建,朱德慧,程备久.
不同密度与行距配置对紧凑型玉米产量效应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8):132-136.
被引量:62
9
李新,许志斌,罗湘宁,佘奎军.
宁玉4号密度栽培技术研究[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4):187-188.
被引量:6
10
陈润玲,雷晓兵,梁晓伟,卫永强,李林,赵合林,宋汉强.
耐密型玉米自交系选育技术探讨[J]
.作物研究,2009,23(2):150-152.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3
1
陈泽辉.
贵州玉米种质改良及杂交种的选育研究进展[J]
.贵州农业科学,2005,33(B09):16-19.
被引量:14
2
柏光晓,任洪,兰仲模,王明春,沈建华,王天宇.
贵州玉米种质资源的抗病性鉴定与评价[J]
.种子,2007,26(3):51-54.
被引量:14
3
陈泽辉.
贵州玉米自交系杂交种的选育分析[J]
.贵州农业科学,2007,35(3):122-127.
被引量:7
4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全国玉米种质资源目录一、二、三、四[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5
黄经菊,郑常祥,陈柔屹,陈发波,陈发辉.
贵州玉米杂交组合的主成分分析[J]
.贵州农业科学,2009,37(8):4-6.
被引量:11
6
英敏,任洪,毕世敏,王良平,李星.
不同玉米品种的耐密性比较[J]
.贵州农业科学,2010,38(7):43-44.
被引量:12
7
赵晓燕,王竹,沈建华,徐燕,任洪.
39个贵州玉米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J]
.贵州农业科学,2011,39(8):21-23.
被引量:5
8
郑卫花.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浅析[J]
.中国科技纵横,2013(1):95-95.
被引量:2
9
柏光晓,任洪,兰仲模,王明春.
贵州玉米优良种质资源鉴评初报[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0,19(3):156-159.
被引量:7
10
陈泽辉,高翔.
热带、温带玉米自交系和贵州地方种选系的配合力及杂交组合组配方式的研究[J]
.玉米科学,2001,9(2):26-29.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2
1
张美丽,阙仕海,赵敏,马丽华,丁淑英.
提高盘县玉米产量的主要措施[J]
.农民致富之友,2013(12):63-63.
被引量:6
2
付梅,柏光晓,韩萌.
贵州玉米地方种质与5大类群玉米种质的配合力分析[J]
.贵州农业科学,2014,42(2):23-26.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汪燕芬,张培高,焦兰,田俊明,徐春霞,龙明丽,付思明,陈洪梅.
12个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遗传研究及综合评价[J]
.西南农业学报,2015,28(2):480-486.
被引量:5
2
周云芳,王秀玲,赵玉君.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2015(24):206-207.
被引量:5
3
王春梅,任洪,赵晓燕,沈建华,王竹,曹绍书.
8个热带玉米改良群体与贵州玉米地方种质的配合力[J]
.西南农业学报,2015,28(6):2363-2368.
被引量:5
4
王春梅,任洪,沈建华,赵晓燕,曹绍书,王竹.
贵州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核心种质库构建[J]
.西南农业学报,2016,29(5):1018-1022.
被引量:9
5
陈仕辉.
高产优质玉米种植技术分析[J]
.农技服务,2016,33(10):61-61.
被引量:3
6
朱德志.
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要点分析[J]
.农业与技术,2016,36(16):121-121.
7
高雪飞,孙志军,孙学,刘小伟.
国内49份优异玉米自交系产量相关配合力分析[J]
.中国种业,2018(5):61-63.
8
刘艳.
加强玉米种植技术研发和推广的有效措施研究[J]
.农业与技术,2017,37(12):138-138.
9
李春雷,苏桂华,何宇,路明,刘文国,苏义臣.
13份外引玉米自交系的产量性状配合力[J]
.贵州农业科学,2017,45(12):7-11.
被引量:2
10
任明刚,李春红,赵艳花,张毅,唐谷,汪朝明,刘开锋.
低温处理对玉米自交系AS-599花粉生活力的影响[J]
.中国种业,2018(7):51-53.
被引量:1
1
王慧,郑元红,肖莉,黄文林,牟东岭.
不同栽培密度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0(22):109-109.
被引量:18
2
王慧,郑元红,肖莉,黄文林,潘国元,吴文庆,李启印.
毕节地区中薯系列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1):103-103.
3
陈曦.
杂交玉米毕玉2号不同播期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09(20):15-15.
被引量:1
4
唐义.
关于加速发展毕节地区马铃薯特色优势产业的思考[J]
.现代农业科技,2009(4):80-81.
被引量:2
5
吴希,吴俊,申流柱.
对毕节市农药残留问题的思考[J]
.现代农业科技,2014(10):150-151.
被引量:2
6
黄勇,蒋燕,成马丽,梅俊.
毕节地区2006年杂交粳稻品比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08(9):121-122.
被引量:1
7
罗晓均,王显立,王立新,陈马丽,罗东.
毕节市黑麦引种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5(14):37-38.
被引量:2
8
成马丽,龙静,连群,樊艳.
毕节市玉米品种引进筛选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4(3):60-61.
被引量:2
9
王朝贵,王朝海,陈春艳,周平,程娜,王胜难,杨佼.
毕节市马铃薯抗旱栽培集成技术示范应用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5(13):89-90.
被引量:1
10
黄勇,陈祖瑶,梅俊,罗晓均,连群.
保护性耕作在毕节地区的推广应用前景探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1):258-259.
被引量:1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 第2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