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底层框架和后砌填充墙共同作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底层框架砌体房屋的底层砌体剪力墙必须先砌墙后浇柱、梁 ,而施工单位很难也很少这样做。针对这一矛盾 ,本文进行了先浇框架后砌砌体填充剪力墙的试验研究 ,探讨了框架填充墙共同工作的全过程及机理 ,得到框架填充墙在水平力作用下的承载力、抗侧移刚度及其它变形性能。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供规范修订、设计。
作者
王春武
万金圣
单洁明
吕令毅
机构地区
扬州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东南大学土木学院
出处
《江苏建筑》
2000年第2期5-9,14,共6页
Jiangsu Construction
基金
江苏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95149
关键词
底层框架砌体房屋
砌体填充剪力墙
共同作用
分类号
TU398.20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3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24
参考文献
2
1
童岳生,钱国芳.砖填充墙钢筋砼框架房屋实用抗震计算方法[J]建筑结构学报,1987(01).
2
吴绮芸,田家骅,徐显毅.砖墙填充框架在单向及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性能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1980(04).
同被引文献
53
1
严鸿,管燕萍.
BP神经网络隐层单元数的确定方法及实例[J]
.控制工程,2009,16(S2):100-102.
被引量:56
2
李国强,王城.
外挂式和内嵌式ALC墙板钢框架结构的滞回性能试验研究[J]
.钢结构,2005,20(1):52-56.
被引量:64
3
刘建新.
填充墙框架结构的一种新的抗震计算模型[J]
.工程抗震,1994(1):22-25.
被引量:25
4
刘玉姝,李国强.
带填充墙钢框架结构抗侧力性能试验及理论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2005,26(3):78-84.
被引量:103
5
戴绍斌,余欢,黄俊.
填充墙与钢框架协同工作性能非线性分析[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25(3):24-28.
被引量:30
6
陈果.
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影响因素分析及其优化[J]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05,18(5):528-534.
被引量:40
7
夏敬谦,关国雄,罗学海,廖德章.
剪力墙结构、框架填充墙结构模型模拟地震试验研究[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6,16(2):55-66.
被引量:11
8
关国雄,夏敬谦.
钢筋混凝土框架砖填充墙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6,16(1):87-99.
被引量:57
9
于飞,赵国兴,郑国泰,余祖国,金伟良.
框架填充墙裂缝调查与成因分析[J]
.新型建筑材料,2006,33(1):8-9.
被引量:8
10
朱荣华,沈聚敏.
砖填充墙钢筋混凝土框架拟动力地震反应试验及理论分析[J]
.建筑结构学报,1996,17(4):27-34.
被引量:48
引证文献
7
1
王春武.
钢筋混凝土框架—砌体墙结构性能的试验研究[J]
.工程抗震,2003(4):27-30.
被引量:4
2
刘玉姝,李国强.
带填充墙钢框架结构抗侧力性能试验及理论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2005,26(3):78-84.
被引量:103
3
侯和涛,邱灿星,李国强.
钢框架结构与墙体(板)共同作用的研究[J]
.钢结构,2010,25(4):25-28.
被引量:8
4
王春武.
钢筋混凝土框架-砌体墙结构性能的试验研究[J]
.工业建筑,2002,32(7):71-73.
被引量:7
5
苏启旺,陈鹏,彭祖昭,罗道儒.
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填充墙裂缝开展预测研究[J]
.建筑科学,2016,32(9):69-73.
被引量:1
6
赵一民,刘明明.
钢框架结构体系的动力分析理论[J]
.四川水泥,2018(1):305-305.
7
叶日贵.
多层钢结构振动台试验与数值模拟分析[J]
.钢结构,2019,34(2):77-8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24
1
覃书豪,彭定东,韦明瑞,熊汪,周超.
填充墙-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综述[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21,21(10):133-135.
被引量:1
2
于明鹏.
对填充墙与框架结构协同抗震的计算[J]
.居舍,2019,0(35):179-179.
被引量:1
3
李朋,金钰炜,陈晓龙,宋满荣.
基于Pushover方法的ALC填充墙RC框架抗震性能分析[J]
.建筑结构,2023,53(S01):767-772.
被引量:1
4
孙凯.
钢框架填充墙结构共同工作性能的概述[J]
.四川建材,2012,38(4):62-62.
5
李建辉,薛彦涛,王翠坤,肖从真,常兆中.
框架填充墙抗震性能的研究现状与发展[J]
.建筑结构,2011,41(S1):12-17.
被引量:27
6
郭子雄,黄群贤,魏荣丰,刘阳.
带楼板填充墙RC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2009,30(S2):127-132.
被引量:10
7
林仙尔,胡晓武.
结构刚度的两点思考[J]
.消费导刊,2008,0(17):211-211.
8
田金,马林,王堃.
开洞填充墙钢框架抗震性能分析[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5(3):115-119.
9
袁昌鲁,郝际平,钟炜辉.
钢框架-填充墙结构的发展与研究现状[J]
.工业建筑,2013,43(S1):307-312.
被引量:11
10
房正刚,郝际平,时娇娇,钟炜辉.
钢框架-填充复合板结构抗侧性能研究[J]
.建筑结构,2013,43(S1):1429-1432.
被引量:1
1
王伟,杨尧志.
底层框架砌体房屋抗震性能分析[J]
.世界地震工程,2002,18(2):153-157.
被引量:6
2
徐金荣.
底层框架砌体房屋抗震概念设计[J]
.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30-32.
3
胡祖强.
关于底层框架砌体房屋抗震设计的几点体会[J]
.造船工业建设,1996(3):65-66.
4
吕恒柱.
底层框架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探讨[J]
.四川建筑,2004,24(3):81-82.
5
宗黎.
地震设防区的底层框架砌体房屋概念设计[J]
.住宅科技,2000,20(8):26-27.
6
关罡.
底框砌体滑移隔震结构的优化设计研究[J]
.世界地震工程,2004,20(2):61-63.
被引量:3
7
黄亮,张梦芳,黄珍.
底层框架砌体房屋层间隔震动力时程分析[J]
.工业建筑,2009,39(S1):300-303.
被引量:2
8
常业军,柳炳康.
合肥市底层框架砌体房屋震害预测[J]
.工程抗震,2002(2):32-36.
被引量:4
9
徐辉.
底框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J]
.贵州电力技术,2011(4):42-44.
10
刘锦玲,冯福雄.
层间侧向刚度分布对底层框架砌体房屋抗震性能影响分析[J]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12,18(1):14-17.
江苏建筑
200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