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北京规划建设》
2000年第3期45-47,共3页
Beijing Planning Review
同被引文献309
-
1谢守红.广州市人口空间分布变动与郊区化研究——兼与北京、上海的比较[J].人口与经济,2007(1):5-9. 被引量:13
-
2谢燕茹.城市居住分异的成因及解决思路[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9(5):72-76. 被引量:2
-
3王益洋.城市居民住宅需求与区位选择[J].现代城市研究,1996,11(4):15-20. 被引量:11
-
4王兴中.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演变与社会区域划分研究[J].城市问题,1995(1):15-20. 被引量:37
-
5吕顺.轨道交通对武汉住宅区位的影响[J].企业导报,2013(17):121-122. 被引量:3
-
6邢兰芹,王慧,曹明明.1990年代以来西安城市居住空间重构与分异[J].城市规划,2004,28(6):68-73. 被引量:51
-
7刘长岐,王凯.影响北京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微观因素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6(4):403-407. 被引量:10
-
8郑思齐,符育明,刘洪玉.利用排序多元Logit模型研究城市居民的居住区位选择[J].地理科学进展,2004,23(5):86-93. 被引量:31
-
9杨永春.论典型河谷盆地型城市兰州的发展模式[J].人文地理,2000,15(1):10-14. 被引量:32
-
10史中华,柴彦威,刘志林.深圳市民迁居特征的时空分析[J].人文地理,2000,15(3):37-42.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28
-
1吕顺.轨道交通对武汉住宅区位的影响[J].企业导报,2013(17):121-122. 被引量:3
-
2刘长岐,王凯.影响北京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微观因素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6(4):403-407. 被引量:10
-
3郑思齐,符育明,刘洪玉.城市居民对居住区位的偏好:支付意愿梯度模型的估计[J].地理科学进展,2005,24(1):97-104. 被引量:24
-
4郑思齐,符育明,刘洪玉.城市居民对居住区位的偏好及其区位选择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05,25(2):194-198. 被引量:48
-
5杨辰.将选址问题引入居住区详细规划教学的尝试[J].规划师,2004,20(1):92-94. 被引量:6
-
6刘芳.“板块”现象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06(6):68-72. 被引量:3
-
7李雪铭,汤新.大连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定量分析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0(2):223-225. 被引量:8
-
8田卫民,殷萍.投标租金模型在居民住宅区位选择中的应用[J].时代经贸(下旬),2007(08Z):17-18. 被引量:1
-
9杨波,邓立丽.城市住宅区位的理论解析与范式透视[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6(4):40-43. 被引量:1
-
10田卫民,殷萍.投标租金模型在居民住宅区位选择中的应用[J].现代商业,2007(17):272-272.
二级引证文献379
-
1肖挺.地铁发展对城市人口规模和空间分布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21(1):79-90. 被引量:15
-
2彭丽花.基于Hedonic模型的物业管理对广州市天河区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分析[J].房地产世界,2021(11):16-19. 被引量:2
-
3Ying ZOU,Zhi LI,Lichao XU.Impacts of Nanchang Metro on Accessibility of Public Transport Network and Fairness of Travel for Indemnificatory Housing Residents[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20,12(1):72-78.
-
4高子轶,张海峰,马晓帆.西宁市居住空间与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协调性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0(2):64-72. 被引量:16
-
5胡西武,陈珍妮,黄越,黄立军,东梅.宁夏生态移民定居意愿和行为的地理要素影响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34(2):29-38. 被引量:8
-
6张小军,尹卫红.北京城市人居环境健康性调查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1):64-70. 被引量:4
-
7张翠平,张丽军.人居环境综合评价——以南京市为例[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9(8):74-77. 被引量:1
-
8王娜,李慧民.城市土地区位性对房价的影响分析[J].四川建筑,2009,39(6):232-233.
-
9张立亭,曾令权,孙旭丹,李晶.基于空间特征的城镇住宅价格发展趋向研究——以抚州市为例[J].中国城市经济,2012(2):298-299. 被引量:2
-
10陈喆,李笺.北京不同阶层混合居住模式建构研究[J].建筑学报,2012(S1):152-156. 被引量:4
-
1张文忠.城市居民住宅区位选择的因子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1,20(3):268-275. 被引量:103
-
2朱宾丽.关于铜陵市居民住宅区位影响因素的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36):281-282. 被引量:2
-
3卓坚红.城市居民住宅区位选择偏好分析——以温州市为例[J].生产力研究,2009(17):112-114. 被引量:1
-
4“九树公寓”设计[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06(10):96-103.
-
5王晓燕,侯子雯.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居民住宅区位选择研究[J].价值工程,2011,30(18):102-103. 被引量:1
-
6潘新星,吕倩.住宅选址对住宅市场的影响分析[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6):268-268. 被引量:1
-
7张惠.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市住宅区位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6(21):75-76.
-
8许珊.住宅区位选择与房地产开发[J].现代企业文化,2008(17):85-86. 被引量:2
-
9谭术魁.普通住宅也需要理性开发[J].计划与市场,1999(5):35-36.
-
10王薇,毕紫源.沈阳市内五区住宅区位优势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3,5(2):54-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