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音乐的历史观——兼评刘靖之著《中国新音乐史论》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30
-
1刘明健,解丽.论高等音乐教育的价值取向[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6(5):149-154. 被引量:4
-
2解丽,刘明健.多元整合:民族声乐发展的路径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06,26(11):211-213. 被引量:12
-
3刘明健,解丽.多元整合 和而不同——民族声乐发展的路径选择管见[J].人民音乐,2007(6):26-28. 被引量:8
-
4唐朴林.钩沉失落万年的匀律——兼论华乐的承传[J].音乐探索,2007(4):14-21. 被引量:2
-
5唐朴林.论中华乐队组合与排列并试探中华乐队发展之道[J].中国音乐,2007(4):40-48.
-
6唐朴林.弹拨乐器——中华乐器(队)的特质之一[J].中国音乐,2008(2):46-50. 被引量:2
-
7唐朴林.继承传统与扬长避短[J].音乐探索,2008(3):22-27. 被引量:4
-
8唐朴林.解读谭盾“中国音乐走向世界,只有靠民乐”之说[J].中国音乐,2008(3):28-31. 被引量:10
-
9李荣有.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与艺术素质教育体系的和谐同构及其发展战略[J].艺术百家,2009,25(4):80-86. 被引量:2
-
10普敏.中国民族声乐文化生态学观照[J].中国音乐,2009(3):123-12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70
-
1黄育馥.20世纪兴起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文化生态学[J].国外社会科学,1999(6):19-25. 被引量:99
-
2庄壮.敦煌壁画乐队排列剖析[J].音乐研究,1998(3):33-46. 被引量:12
-
3宋瑾.刘靖之《中国新音乐史论》研讨会综述[J].人民音乐,1999(8):45-47. 被引量:2
-
4李西安.叩响现代之门——华夏室内乐团的艺术构想与实践[J].人民音乐,1999(7):2-7. 被引量:13
-
5刘再生.评刘靖之《中国新音乐史论》──兼论新音乐的历史观[J].中国音乐学,1999(3):64-76. 被引量:14
-
6黄翔鹏.“悟性”与人类对音调的辨识能力——炎黄文化中几则有关辨音事例的提问[J].音乐研究,1993(4):43-45. 被引量:1
-
7刘奇.李提摩太夫妇与《小诗谱》[J].音乐研究,1988(1):24-29. 被引量:17
-
8刘奇.中国古代传入的基督教会音乐探寻[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87(1):21-27. 被引量:4
-
9王柔.西洋音乐传入中国考[J].音乐研究,1982(2):92-95. 被引量:14
-
10修海林.隋唐宫廷音乐机构中的音乐教育活动[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7(1):41-47.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10
-
1范晓峰.当代音乐文化审美的社会心理背景[J].中国音乐学,2001(1):111-119. 被引量:33
-
2刘靖之.刘再生的“一家之言”——《中国近代音乐史简述》读后[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2):133-139. 被引量:3
-
3王志军.伎乐舞蹈在中国唐代音乐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J].音乐创作,2011(2):123-125. 被引量:2
-
4颜晓辉.浅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关系[J].音乐创作,2011(4):112-114. 被引量:15
-
5安雯.中国流行音乐的风格及多元化发展趋势[J].北方音乐,2012,32(4):75-75. 被引量:5
-
6周敏.试论流行音乐与“风雅颂”[J].黄河之声,2012(14):21-23. 被引量:3
-
7李征.试论当代流行音乐中的“中国流行因素”[J].魅力中国,2013(14):109-109.
-
8张刚.论藏族民歌的流行化趋势[J].四川戏剧,2016(7):126-128. 被引量:4
-
9宋飞飞.浅谈传统音乐和新音乐[J].音乐时空,2012,0(A04):20-21.
-
10张业茂.文化生态学视域下西方视唱练耳在中国的接受与认同机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60(1):111-120.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68
-
1马晓男.关于“新民乐”的思考[J].美与时代(美学)(下),2005(2):59-60. 被引量:8
-
2樊霞.简析流行歌曲的民族风[J].作家,2009(12):213-214.
-
3吴丹.环境音乐:融入中国民族音乐的元素与特色[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0(4):123-125. 被引量:3
-
4范立芝.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5(6):140-143. 被引量:73
-
5于兰英.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焦点点击[J].人民音乐,2009(6):40-42. 被引量:1
-
6喻晓雯.音乐在终级关怀中的角色[J].黄梅戏艺术,2010(2):25-26.
-
7颜晓辉.浅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关系[J].音乐创作,2011(4):112-114. 被引量:15
-
8张奎.关于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思考[J].学园,2012(16):114-114. 被引量:1
-
9袁茜.当代大众传播中的音乐审美观[J].艺术教育,2012(9):55-55.
-
10吴海彪,陈瑾.数字媒体时代大学生音乐文化生活的健康发展[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19):285-285.
-
1明言.历史是既然的——对刘靖之《中国新音乐史论》的批评[J].音乐研究,1999(3):34-47. 被引量:1
-
2宋瑾.刘靖之《中国新音乐史论》研讨会综述[J].人民音乐,1999(8):45-47. 被引量:2
-
3宋瑾.刘靖之《中国新音乐史论》出版暨二十世纪中国音乐学术研讨会纪实[J].中国音乐学,1999(3):77-90. 被引量:4
-
4居其宏.新音乐史家之胆、学、识──对刘靖之两篇文章的八点质疑[J].人民音乐(评论),2000(8):27-33. 被引量:7
-
5刘靖之.论“不同的不同与不及的不同”——回应牛龙菲《评刘靖之著〈新音乐史论〉》一文[J].中国音乐学,1997(2):127-134.
-
6傅汀汀.简评刘靖之著《中国新音乐史论》[J].黄河之声,2001,0(5):16-16.
-
7毛宇宽.关于新音乐的几个问题——与刘靖之商榷[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4):15-22. 被引量:1
-
8冯长春.中国新音乐史的宏大叙事与深度批判——《中国新音乐史论》增订版读后[J].音乐研究,2010(1):118-125. 被引量:2
-
9冯长春.倾听不同的声音——刘靖之教授访谈录[J].人民音乐(评论),2004(10):54-58.
-
10刘靖之.几点澄清——对《中国新音乐史论》评论的响应[J].人民音乐(评论),2004(10):51-53.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