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老舍与赵树理的现代文学语言观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老舍与赵树理都是中国现代文学语言民族化过程中的关键人物,他们以各具内蕴的文学语言观念,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成熟作出了贡献。在1952年举行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周扬将老舍、茅盾、巴金、曹禺和赵树理并列敕封为“现代语言大师”。表面上看来,赵树理与老舍的语言观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俗白的语言风格和简约的审美追求等共同特征,但若从现代语言学的角度视之,便会发现其本质的不同。
作者
刘东方
机构地区
聊城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2-84,共3页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文学语言观
赵树理
老舍
现代语言学
艺术工作者
关键人物
语言观念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9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刘东方.
论傅斯年的现代白话语言观[J]
.文学评论,2007(5):98-102.
被引量:3
2
刘东方.
重新认识孙犁文学语言观的价值[J]
.文艺争鸣,2009(10):81-84.
被引量:1
3
刘东方.
从胡适、傅斯年到鲁迅——论中国现代文学语言观的变迁[J]
.鲁迅研究月刊,2006(3):27-34.
被引量:10
4
刘东方.
现代语言学意义上汪曾祺的语言观[J]
.中国文学研究,2009(3):30-33.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39
1
李锐.
我对现代汉语的理解──再谈语言自觉的意义[J]
.当代作家评论,1998(3):21-34.
被引量:29
2
刘东方.
从胡适、傅斯年到鲁迅——论中国现代文学语言观的变迁[J]
.鲁迅研究月刊,2006(3):27-34.
被引量:10
3
孙犁.《散文的虚与实》,《<孙犁文集>续编二理论》,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12页.
4
孙犁.《<芸斋琐谈>三》.《<孙犁文集>续编二理论》,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35页.
5
张钧.《历史缅怀与城市感伤--毕飞宇访谈录》.《小说的立场--新生代作家访谈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41页.
6
孙犁.《再谈通俗文学》,《<孙犁文集>续编二》.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74页.
7
孙犁.《论风格》,《<孙犁文集>四》,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73页,.
8
汪曾祺.《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在耶鲁和哈佛的演讲》,陆建华编.《汪曾祺文集·文论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2页.
9
钱玄同.《寄陈独秀》[A]..《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C].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
10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A]..《胡适文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二卷.第8页.
共引文献
12
1
刘东方.
现代语言学意义上汪曾祺的语言观[J]
.中国文学研究,2009(3):30-33.
被引量:4
2
崔靖,付伟强,李强,姜振昌.
2006年中国鲁迅研究综述[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7(1):50-59.
3
刘东方.
重新认识孙犁文学语言观的价值[J]
.文艺争鸣,2009(10):81-84.
被引量:1
4
江河.
2000年以来汪曾祺小说语言研究综述[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28(10):1-4.
5
刘东方,解文静.
鲁迅与“盘肠大战”——兼及鲁迅对周文创作的影响[J]
.鲁迅研究月刊,2012(12):41-47.
被引量:3
6
刘东方.
论张炜的文学语言观[J]
.文艺争鸣,2013(9):134-138.
被引量:1
7
孟伟军.
论我国文学语言的变迁[J]
.北方文学(中),2015,0(1):142-143.
8
刘海燕.
社会语文观对汉语新媒体语言的选择[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38(10):98-101.
被引量:2
9
于保东.
用语云淡风轻 诗意非比寻常——《昆明的雨》的特别雅趣[J]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17(9):56-58.
10
李怡,郑娟.
中国近现代文学语言变革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2(3):1-18.
1
刘东方.
重新认识孙犁文学语言观的价值[J]
.文艺争鸣,2009(10):81-84.
被引量:1
2
李会芳.
从“诗言志”看刘勰的文学语言观[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6(6):177-182.
3
李中华.
周作人和孙犁文学观比较[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8(6):51-53.
被引量:2
4
秦艳萍.
从福柯的“话语”理论看文学语言[J]
.芒种,2012(23):127-128.
5
刘东方,宋益乔.
文学语言观的现代化与民族化——以胡适和老舍为中心[J]
.中国文学研究,2007(3):57-60.
被引量:3
6
陈紫耀.
小议老舍的语言观[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18(F06):203-204.
7
毕玲蔷.
丁玲的文学语言观[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0(2):126-128.
被引量:1
8
王坚.
刘勰文学语言观浅探[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19(1):14-17.
9
王友明.
雷蒙德·卡佛的文学语言观[J]
.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2015,0(2):44-45.
10
马华.
雷蒙德·卡佛的文学语言观[J]
.作家,2015,0(11X):52-53.
文艺争鸣
2012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