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与比较优势的拓展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基于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的运用,通过立足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构建模型分析发展中国家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前后比较优势的变化以及优势的拓展,试图对发展中国家是否应该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如何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探讨。
作者
于倩
郭鹏辉
机构地区
兰州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出处
《甘肃理论学刊》
CSSCI
2012年第6期131-135,共5页
Gansu Theory Research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区域经济一体化
比较优势
分类号
F06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5
1
聂元贞.
发展中国家区域一体化的路径选择[J]
.世界经济研究,2006(6):10-15.
被引量:5
2
陈利霞,王长义.
比较优势的动态性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的维护[J]
.商业研究,2005(3):13-17.
被引量:7
3
张红霞,李平.
发展中国家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模式及绩效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2005(12):53-55.
被引量:7
4
黄友爱.
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对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和启示[J]
.经济界,2006(1):82-86.
被引量:3
5
李洁,俞晶.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战略[J]
.北方经贸,2006(2):27-28.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杨权.
新地区主义范式及其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解释[J]
.世界经济研究,2005(4):11-16.
被引量:6
2
薛敬孝,佟家栋.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关系[J]
.世界经济,1995,18(3):55-61.
被引量:6
3
彼得.沃尔,王耀中,肖筱娟.
论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J]
.国外财经,1995(2):22-31.
被引量:9
4
[法]丹尼·罗德瑞克.全球化走得太远了吗(中译本)[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5
Paul Krugman Technology, Trade, and Factor Pric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ol.50 No.1,2000:51 - 71.
6
Cline. W. R." Can the East Asian Model of Development Be Generalized ? "World Development N. 10,1982: 81 -90.
7
[日]小岛清著 周宝廉译.《对外贸易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8
陈同仇.国际贸易[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9
OECD, OECD Development Center, Technical Papers, No. 176, Http: //www. oecd. org.
10
WTO秘书处( 2003 ), http: //www. wto.org. IMF (2004), About IMF, http: //www. imf.org. IBRD ( 2004), About US, Http - J/www. world-bank. org.
共引文献
20
1
张建伦,韩家彬.
环新疆经济圈区域经济合作:对该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构想[J]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8(8):28-33.
被引量:1
2
屈佳,杨文选,边璐.
基于产业链的陕西实施区域经济合作研究[J]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7,12(2):52-55.
3
杨海余,吴金铎.
我国贸易条件恶化与经济持续增长并存的原因——基于比较优势动态化的视角[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98-103.
被引量:11
4
朱慧芳.
新贸易壁垒下的我国应对之策[J]
.经济师,2007(4):53-54.
被引量:1
5
朱慧芳.
新贸易壁垒对国际分工模式的影响研究[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3):45-47.
6
余婧.
论当前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4):63-66.
被引量:4
7
何婷婷.
贸易条件与后发国家贸易利益的维护——以中国为例[J]
.经济研究导刊,2008(5):157-159.
8
王铁山,冯宗宪.
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动态比较优势分析[J]
.国际经贸探索,2008,24(9):4-8.
被引量:3
9
孙芳.
东亚自由贸易区的构建问题[J]
.北方经贸,2009(4):48-50.
10
韦朝晖,M.W.Luke Chan.
借力第三方市场 推进泛北部湾合作[J]
.东南亚纵横,2010(6):3-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9
1
李超,曾向红.
试析文化因素对中亚一体化的影响[J]
.俄罗斯研究,2014,0(2):24-52.
被引量:9
2
卢海峰,赵慧娥.
俄罗斯规避“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的路径——基于比较优势动态的视角[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9(2):72-76.
被引量:2
3
唐洋洋.
中国外贸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策略[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0(16):136-137.
被引量:2
4
杨文爽,刘晓静.
东北地区“比较优势陷阱”研究[J]
.经济问题,2018(4):7-13.
被引量:4
5
张宁.
中亚一体化新趋势及其对上海合作组织的影响[J]
.国际问题研究,2018,0(3):42-55.
被引量:10
6
杨恕,王术森.
社会认同理论视角下的中亚地区一体化[J]
.俄罗斯研究,2018,0(3):45-75.
被引量:8
7
陆善勇,叶颖.
中等收入陷阱、比较优势陷阱与综合优势战略[J]
.经济学家,2019,0(7):15-22.
被引量:17
8
宋府霖.
“比较优势陷阱”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J]
.经贸实践,2018(3X):88-88.
被引量:2
9
张广勤.
比较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陷阱的辩证关系分析[J]
.商讯(商业经济文荟),2019,0(7):119-12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耿禄.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对中亚一体化发展状况研究[J]
.中国商论,2020(17):77-8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杜宇,吴敏.
宜昌市体育产业发展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18):28-29.
被引量:2
2
崔博,乌丽凡·木黑牙提.
新疆地区纺织业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J]
.现代商业,2023(9):59-64.
被引量:1
1
马永福.
大理州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和几个应该注意的问题[J]
.大理科技,1997(2):47-53.
2
刘永梅.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6(1):3-4.
被引量:10
3
巩世安.
我国企业面对新经济所带来的激荡[J]
.天津市职工现代企业管理学院学报,2001(2):1-3.
4
张阳,余菲菲.
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机构对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影响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06(05X):14-15.
被引量:1
5
王斌.
对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高增长的思考[J]
.现代农业科学,2008(7):73-74.
6
张丽英.
中小企业集群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研究[J]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2):89-92.
甘肃理论学刊
201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