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稀薄燃烧技术在瓦斯发电机组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对稀薄燃烧技术在瓦斯发电机组中的应用分析,得出采用稀烯技术的瓦斯发电机组不仅燃油经济性要好,在一定的过量空气系数范围内,随着空燃比的提高可以多发电,而且可以有效降低CO和HC,减少NOx的排放。
作者
康艳旗
机构地区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出处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年第33期26-26,共1页
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关键词
稀薄燃烧
瓦斯发电机组
过量空气系数
分类号
U464.172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8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张国昌.
煤矿瓦斯发电技术综述[J]
.车用发动机,2008(5):9-15.
被引量:21
2
白红彬,杨俊辉.
煤层气发电设备的比较与选择[J]
.中国煤层气,2007,4(2):30-32.
被引量:15
3
袁守利,杜传进,颜伏伍,侯献军.
车用汽油机实现稀薄燃烧的技术措施[J]
.车用发动机,2004(6):1-4.
被引量:3
4
陈宜亮.
低浓度煤层气发电机组技术及其应用[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7(4):108-110.
被引量:26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郭娟彦,蒋东翔,赵钢.
煤层气发电技术现状及我国煤层气发电存在的问题[J]
.中国煤层气,2004,1(2):39-43.
被引量:12
2
P·埃迪.
澳大利亚煤层气发电项目[J]
.中国煤层气,1997(1):44-47.
被引量:2
3
孙济美.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汽车[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4
Kamo S,Takashi R,Kawai T,et al.Lean Mixture Sensor[C].SAE paper 850380,1985.
5
Fraidl G K. Gasoline DI Engines: the Complete System Approach by Interaction of Advanced Development Tool [C]. SAE 980492. 1998.
6
Takagi Y. The Role of Mixture Formation in Improving Fuel Economy and Reducing Emissions of Automotive SI Engines[C]. FISITA P0109.
7
Lake T H .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a Multi-Cylinder CCVS Engine[C]. SAE950165,1995.
8
Saito F,Misumi M,omatsu K K,et al. Mazda Aadvanced Lean Burn Engine with New Three Way Catalyst[C].SAE paper 945006,1994.
9
Inoue, Matsushita S . Development of the TOYOTA Lean Combustion System[C]. SAE paper 850044,1985.
10
柏芹水.低浓度煤层气利用解决方案初探[G]//21世纪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与展望-第三届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
共引文献
58
1
孟凡生,阴秀丽,蔡建渝,马隆龙,吴创之.
我国低热值燃气内燃机的研究现状[J]
.内燃机,2007(3):46-49.
被引量:10
2
马晓钟.
金属波纹带管道阻火器在燃气内燃机上的应用研究[J]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2007,24(4):35-39.
被引量:3
3
孙岳华.
瓦斯管道阻火器在煤层气发电中的应用分析[J]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2008,25(3):45-48.
被引量:4
4
杨宏,张姝.
瓦斯发电站的DCS设计[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3):201-203.
被引量:3
5
张国昌.
煤矿瓦斯发电技术综述[J]
.车用发动机,2008(5):9-15.
被引量:21
6
张国昌.
燃气发动机进气不均匀性试验研究[J]
.车用发动机,2009(2):72-74.
被引量:2
7
唐娟,任东军,张成涛.
内燃机燃烧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J]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2009,26(2):1-7.
被引量:11
8
刘平,胡敏.
浅谈煤矿瓦斯的综合利用[J]
.中州煤炭,2009(7):41-42.
被引量:6
9
毛庆国,陈贵峰,谢华,赵路正.
中国煤层气利用途径[J]
.洁净煤技术,2009,15(4):14-16.
被引量:8
10
刘方,宋正昶,杨丽,李坚.
低浓度煤矿瓦斯在多孔介质中的燃烧特性试验研究[J]
.煤炭技术,2009,28(11):95-98.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4
1
王超,成海元,杨陈,沈源,由毅,冯擎峰.
气门间隙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研究[J]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2014,43(1):20-24.
被引量:7
2
熊丽萍,刘晓佩,颜伟,陈明敏.
预混燃料径向分布对于燃烧性能的影响研究[J]
.热力透平,2020,49(4):267-271.
被引量:2
3
张九升,丘岳栋,苏建明,谢东风.
发动机气门间隙合格率低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J]
.装备制造技术,2021(7):264-267.
被引量:1
4
乔小杰.
基于实验室仿真的瓦斯发电机组涡轮增压器的升级改造[J]
.煤矿机械,2021,42(10):129-13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乔小杰.
基于AVL-fire仿真下的燃气发电机组改进升级[J]
.山西焦煤科技,2021,45(6):21-24.
2
乔小杰.
瓦斯发电机组气门异常仿真研究[J]
.山西焦煤科技,2022,46(12):48-51.
1
常义军.
道依茨TCG2020V20瓦斯发电机组的电控系统简介[J]
.科技信息,2012(11):441-441.
2
国内首台2500千瓦瓦斯发电机组成功发电[J]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6(4):25-25.
3
高寒.
稀薄燃烧技术在汽油机上的应用[J]
.汽车维修,2008(3):3-4.
4
刘锦文.
汽油机缸内直喷技术(GDI)[J]
.实用汽车技术,2009(4):5-7.
5
薛乐,吕猛,杨超.
乙醇HCCI燃烧特性试验研究[J]
.交通节能与环保,2012,8(3):31-33.
6
薛乐.
转速对甲醇HCCI燃烧特性的影响试验研究[J]
.上海汽车,2012(4):24-26.
7
何芳,翟蓓兰.
车辆隔热性能软件的开发应用[J]
.铁道车辆,1996,34(7):10-13.
8
毕再新.
附着系数对制动距离的影响[J]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03(4):48-49.
被引量:4
9
高强.
稀薄燃烧技术在摩托车上的应用[J]
.摩托车技术,2004(9):30-31.
10
陈成勇.
福特EcoBoost缸内直喷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J]
.汽车维护与修理,2011(6):78-81.
被引量:1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年 第3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