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不畏死”到“齐生死”——谈谈庄子的生死观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先秦哲学中,庄子的生死观最完整,对后世的影响也最大,其生死观主要包括:生则重生,死则乐死,最终超越生死,达到生死的同一。探究庄子的生死观对现代人建立科学的生死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作者 张文渊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哲学系
出处 《社科纵横》 2012年第11期97-99,共3页 Social Sciences Revie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战国]庄子著.[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新编诸子集成本)[M].北京:中华书局,1961.
  • 2[战国]孟子著.[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新编诸子集成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7.
  • 3[德]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译.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44.
  • 4[春秋]老子著.朱谦之撰,老子校释(新编诸子集成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4.
  • 5[春秋]老子著.[战国]河上丈人撰,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93.
  • 6[春秋]老子著.[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新编诸子集成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8.
  • 7转引自陈国庆,张爱东.道德经[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
  • 8王玲莉,朱人求.庄子生死哲学的本体关切[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21(4):113-114. 被引量:3
  • 9陈鼓应.老庄新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 10黄玉顺.生存结构与心灵境界——面向21世纪的中国哲学[J].周易研究,2002(4):14-22.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11

  • 1黄玉顺.老子哲学:生存之道[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26-28. 被引量:4
  • 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1987..
  • 3李贽.焚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 4黎靖德.朱子语类[z].北京:中华书局,1994..
  • 5王夫之.张子正蒙注[M].中华书局,1975年版..
  • 6许慎.说文解字[M].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 7孔颖达.周易正义[M].十三经注疏[Z].北京:中华书局,1979.
  • 8黄玉顾.易经古歌考释[M].成都:巴蜀书社,1995.
  • 9曹丕.典论[A].六臣注《文选》[Z].《四部丛刊》影宋本.
  • 10程颢,程颐.二程遗书[Z].二程集[Z].北京:中华书局,1982.

共引文献13

同被引文献1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