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戏剧的文化命运及对当代话剧的启示
出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3-25,,64,,共4页
Sichuan Drama
参考文献4
-
1康洪兴.新时期话剧革新运动的贡献及其不足和纰缪[J].文艺研究,1998(2):20-28. 被引量:2
-
2曹禺.和剧作家们谈读书和写作——在中青年话剧作者读书会上的讲话[J]剧本,1982(10).
-
3曹禺同志漫谈“家”的改编[J]剧本,1956(12).
-
4[美]朗格(Langer,S·K·) 著,刘大基等.情感与形式[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
1郭美莺.戏曲人物形象的塑造[J].福建艺术,2004(3):44-45. 被引量:6
-
2李水莲.浅谈戏曲艺术的“情感真实”[J].剧影月报,2005(3):55-55.
-
3耿原谅.通俗歌曲的创作与终极关怀[J].音乐天地,1996,0(6):11-11. 被引量:1
-
4程敏.用声音创造多彩的世界——广播剧导演杂谈[J].大舞台,2010(11):63-63.
-
5谭霈生.关于中国话剧重新“定位”的几点思考[J].中国戏剧,1998,0(3):18-20. 被引量:2
-
6贾磊磊.电影讲述的文化冲突[J].大众电影,2012(22):1-1. 被引量:3
-
7赵慧深.关于“岁寒图”及其他[J].电影艺术,1957(Z1):151-152.
-
8薄荷草.无心快语——记西班牙当代话剧《私密·私语》[J].上海戏剧,2007(7):29-29.
-
9欧阳逸冰.以人为本与当代话剧[J].艺术评论,2007(5):32-34.
-
10韩菲.论田汉历史剧的戏剧技巧与剧场性关系——以《关汉卿》与《文成公主》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2,0(6X):166-1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