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当前五种文化雅俗观评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当前社会大众和学界有五种文化雅俗观值得讨论:文化多元和个人自由论;大众需求论;相对主义诡辩论;主体感受论;艺术无雅俗论。对文化雅俗观的讨论,有利于明晰文化雅俗的标准,使青年自觉追求高雅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作者
张九海
机构地区
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4-68,共5页
China Youth Study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三俗文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1BKS051)系列成果之一
关键词
文化
三俗
雅俗
核心价值体系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49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
梁衡.
怎样区分低俗、通俗和高雅[J]
.当代江西,2010,0(10):7-7.
被引量:4
3
王国维.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0.
4
范玉吉.
何为高雅趣味? 谁的高雅趣味?——对文艺鉴赏标准的质疑[J]
.学术界,2007(1):103-108.
被引量:8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05.
6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79.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意]克罗齐,朱光潜译.《美学原理·美学纲要》,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16页.
2
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92页.
3
《余华〈兄弟〉(下)遭遇评论界强攻》,《南方周末》,2006年4月27日.
4
《余华〈兄弟〉进入外国大学教材》,《青年报》,2006年5月25日.
5
[法]布瓦洛·朗吉驽斯.《〈论崇高〉读后感》,选自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83页.
6
[英]休谟.《论趣味的标准》,选自马奇.《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11-530页.
7
[英]乔治·桑塔亚那.《审美趣味的衡量标准》,《美学译文》(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28-36页.
8
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7页.
9
[美]路易·哈拉普.《艺术的社会根源》,朱光潜.《朱光潜全集》(11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387页.
10
Pierre Bourdieu.Distinction,A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Richard Nice.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1984.p.4.
共引文献
3495
1
李希慧,刘期湘.
论量刑情节的法理基础[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6):16-21.
被引量:3
2
党明德.
毛泽东对《孙子兵法》“势”的理论的创意运用[J]
.管子学刊,2006(4):51-57.
被引量:1
3
黄瑞英.
道德信仰的哲学基础[J]
.齐鲁学刊,2007(5):131-135.
被引量:1
4
李震.
刑罚轻缓化的理论基础[J]
.宁夏社会科学,2007(5):9-13.
被引量:1
5
赵洲.
论国际法上的国家身份建构[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13(6):80-89.
被引量:5
6
李保强.
从道德哲学看责任和公民责任教育[J]
.齐鲁学刊,2007(6):141-145.
被引量:10
7
彭赛红.
国家干预合同形式之正当性论证[J]
.江西社会科学,2007,27(10):219-222.
被引量:3
8
张茹粉.
和谐思维与辩证思维[J]
.理论导刊,2007(11):31-33.
被引量:2
9
张莉.
论法律人格的多重性及其关系[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95-100.
被引量:1
10
王亚杰,张彦通.
论新时期特色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J]
.教育研究,2008,29(2):47-52.
被引量:43
1
聂欣晗.
船山诗学的雅俗之辨[J]
.船山学刊,2013(3):41-45.
2
王黔首.
“文化”概念的古今对峙与美学的抉择——兼论文化、美学与“三俗”之关系[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0(3):10-16.
3
李天道.
中国传统美学“典雅”说的规定性意义[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5):78-84.
被引量:1
4
辛湘娅.
试从心理需求角度分析宗教的历史发展[J]
.改革与开放,2012(11X):174-175.
被引量:1
5
桑志军.
雅俗之间,求真向善[J]
.广东教育(综合版),2012(5):14-15.
6
段奇清.
雅俗人生一碗饭[J]
.社区,2013(14):9-9.
7
刘子祎.
雅与俗审美心理的比较研究[J]
.科教导刊,2011(14):176-177.
8
刘悦笛.
“反三俗”:后乌托邦时代的文化救赎[J]
.探索与争鸣,2010(12):70-74.
被引量:1
9
黄河清.
通今古之变,判雅俗之别[J]
.美术研究,2006(3):60-62.
10
肖冠军.
雅俗的消亡——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必然趋势[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22):305-305.
被引量:1
中国青年研究
2012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