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政府信任危机普遍被视为政府能力不足与执政危机的社会反弹,事实上它源自于民众对政府认知与公共期待之间落差形成的相对剥夺感。通过对2008—2011年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样本分析发现,从静态层面看,由于公众对政府认知存在"公权力私化"的刻板印象和塔西佗陷阱,而在公共期待上既保持对于父爱政府的强烈迷信与期待,又要求市场经济的有限政府和善治理念,这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公众对于政府实际效用评价的落差。从动态层面看,这种落差的扩大并未导致社会的刚性断裂,反而强化了多元主体的参与意识和策略选择。这场危机的真实样态凸显出中国政治社会在宏观逻辑和微观机制转型上的冲突和融合。在宏观逻辑上表现为从计划经济逻辑向市场经济逻辑的转变,从全能主义逻辑向委托—代理的契约逻辑的转变。而在微观机制上则表现为国家与社会脱嵌过程中政治空间的形成以及政府与公众之间相互博弈和学习的互动过程。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0-45,共6页
Socialism Stud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