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关于青海省公民网络隐私权保护现状及分析——以“人肉搜索”为例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网络是公民行使言论自由和信息自由的重要体现,由于其行为方式的特殊性和一定程度上的非理性使得它自从进入人们的视野。就引发了各种各样的争议,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对公民网络隐私权的侵犯。本文通过调研,从青海公民网络隐私权保护出发,重点研究网络对公民隐私权的侵犯,充分认识我省公民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现状,深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度原因。最后,在法律规制的框架下,探讨关于我省公民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完善及建议。
作者 陈媛
出处 《大观周刊》 2012年第52期21-22,共2页
  • 引文网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67

  • 1梁治平.名誉权与言论自由:宣科案中的是非与轻重[J].中国法学,2006(2):146-159. 被引量:39
  • 2《牛津法律大辞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792页.
  • 3[美]罗杰·菲德勒,明安香译.《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60页.
  • 4Alan F. Westin, Privacy and Freedom, New York: Atheneum, 1967.
  • 5Ruth Gavison, Privacy and the Limits of Law, The Yale Law Journal, 1980, Vol. 89, No.3.
  • 6Jeffrey Rosen, Tile Unwanted Gaze: The Destruction of Privacy in American, New York: Vintage, 2000.
  • 7Richard C. Turkington & Antia L. Allen, Privacy Law: Cases and Materials, St. Paul,Minn. : West Group, 2nd ed., 2002.
  • 8《近年来“人肉搜索”经典案例盘点网友力量无穷大》,http://www.beelink.com.cn/20080619/2541354.shtml,2008年10月29日访问.
  • 9罗昆.《道德、法律与“人肉搜索”中的隐私权》.《人民法院报》,2008年8月12日.
  • 10刘妍.《中国“网络暴力第一案”在京开审》.《法制日报》,2008年4月17目.

共引文献79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