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近二十年内隐测量方法越来越丰富,对内隐态度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内隐测量技术的可靠性似乎也通过发现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的分离而得到支持。然而这些研究都建立在一个基本假设之上:传统的自我报告法属于直接测量,对象是态度的意识成分;内隐方法属于间接测量,其对象是态度的无意识成分。文中回顾了前人关于内隐态度的研究,并探讨了内隐态度的含义和内隐态度测量的内隐性问题。
出处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1期85-88,共4页
Journal of Southwe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