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诗经》与《左传》双音词比较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先秦已出现双音词,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诗经》与《左传》中便存在着大量的双音词。《诗经》和《左传》虽然处于同一时期,但在许多方面仍存在着差异。本文通过比较二者的异同,证实了汉语词汇在这一时期开始了明显的双音化倾向。
作者
李国
机构地区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2年第11期34-36,共3页
Modern Chinese
关键词
《诗经》
《左传》
双音词
单音词
比较
双音化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程湘清.汉语史专书复音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
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3.
3
朱广祁.诗经-双音词论稿[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
4
陈戍国.春秋左传校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6.
5
孔丘.诗经[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7.
6
陈克炯.
《左传》复音词初探[J]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17(4):52-59.
被引量:10
7
石云孙.
《诗经》双音词语分言、合用例释[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22(1):77-84.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9
1
王今晖.
从几种诗体之比较看五言体崛起的必然性——以先秦至两汉时期汉语词汇的发展为中心[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8(3):48-51.
2
车录彬.
汉语词汇复音化的再思考[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6):34-38.
被引量:4
3
艾红娟.
专书复音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齐鲁学刊,2008(3):128-131.
4
胡运飚.
从复音词数据看词汇复音化和构词法的发展[J]
.贵州文史丛刊,1997(2):63-71.
被引量:5
5
胡良.
《楚辞》构词法研究[J]
.长江学术,2010(3):120-123.
6
刘晓明.
“语”“文”的离合与中国文学思维特征的演进[J]
.中国社会科学,2002(1):180-191.
被引量:19
7
陈练军.
汉语复合词历时研究述评[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30(2):110-119.
被引量:3
8
王雪连.
《梦溪笔谈》复音词研究——以卷二十一为例[J]
.北方文学(中),2018,0(3):235-236.
9
李小平.
试论汉语词汇在魏晋六朝时的复音化发展——以《论语》、《孟子》、《世说新语》为例[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2):89-94.
被引量:3
1
梁光华.
试论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形成原因[J]
.贵州文史丛刊,1995(5):50-55.
被引量:4
2
李长丽.
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起”不对称的原因[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10):38-38.
被引量:1
3
梁学薇.
韩国语汉字词的双音化现象[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5(1):52-55.
4
阎仲笙.
一种特殊的构词方式[J]
.绥化学院学报,1986,10(1):48-49.
5
龙丹.
魏晋核心词“耳”及其双音化发展[J]
.语言研究,2016,36(3):99-101.
6
李香玉.
否定副词“不用”的词汇化[J]
.丽水学院学报,2013,35(6):64-68.
被引量:2
7
樊志红.
同义的单双音节词语的辨析[J]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994,0(1):74-79.
8
卢普生.
语气副词“最好”的词汇化[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9-22.
被引量:2
9
高天霞.
从“曰+直接引语”到“说+直接引语”的演变历程及原因分析[J]
.陇东学院学报,2010,21(4):16-18.
被引量:1
10
刘畅.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明”“亮”对比[J]
.学理论,2009(17):208-210.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2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