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构建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提高工科大学生社会适应性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围绕“提高工科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要求,针对工科专业教学与学生培养的特点,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以及校企人才资源的共享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作者
张俊桂
龚俊杰
机构地区
扬州大学科学技术处
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年第34期6-6,8,共2页
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基金
扬州大学教学改革课题(YZUJX2012—6A)
扬州市——扬州大学科技合作资金(YZ2010158)
关键词
校企联合培养
工科大学生
社会适应性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张萍.
目前我国大学生群体的社会适应性危机[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27(1):1-5.
被引量:30
2
方月善,李红军.
创新大学教育 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10(12):15-16.
被引量:6
3
战红发.知识经济时代特征与人才社会适应性探讨[J].钦州师范高等科学校学报,2001(3):13-16.
4
王一群.
校企深度合作的制约因素及破解途径[J]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5(3):16-19.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学校部课题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研报告[J]
.中国青年研究,2005(7):5-10.
被引量:105
2
胡大敖.
素质教育是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能力的根本途径[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9):147-149.
被引量:2
3
陈通,吴丽娜.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理念创新[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179-180.
被引量:2
4
张尧学.《高等教育面临哪些挑战》,载《中国教育报》,2005年9月15日.
5
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结构》,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43页.
6
《杜威五大讲演》,胡适口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90页.
7
《八大心理问题困扰中国大学生》,人民网,2005-03-16.
8
李丹,校企深度合作从何处“破题”[N].中国教育报,2012-03-11(03).
9
曾照烨,校企联姻如何避免貌合神离[N].中国教育报,2012-03-07(06).
10
刘建平,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N].人民政协报,2012-03-04(A05).
共引文献
33
1
彭旭,卢宇.
商务管理专业高职生适应性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
.教育科学论坛,2018(27):77-80.
被引量:1
2
袁久和.
适应性视角: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9(5):91-92.
被引量:3
3
马蕊,刘铁忠,李志祥.
大学生群体危机管理研究前沿展望[J]
.商业时代,2010(8):107-108.
被引量:1
4
孟赵,王育飞,刘虹君.
试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J]
.科技信息,2011(2):61-61.
被引量:1
5
涂晓飞,姜华帅,冯帅.
涉海类毕业生社会适应性研究与就业指导——以浙江海洋学院为例[J]
.现代商业,2011(15):270-271.
6
肖杏烟,蒋义丹,张丽璇,林龑勇.
基于生存意识的青年大学生社会适应性教育探索[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25(2):13-18.
被引量:2
7
陈广锋.
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新思考[J]
.价值工程,2011,30(23):17-17.
8
唐晓彤.
大学生体育锻炼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内江科技,2011,32(11):64-65.
被引量:2
9
傅雁梅.
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
.龙岩学院学报,2011,29(6):118-122.
被引量:5
10
蒋义丹,肖杏烟.
略论大学生生存意识与社会适应性的关系[J]
.科教文汇,2011(34):189-190.
同被引文献
3
1
李保俊.
推进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共赢[J]
.广东教育(职教),2009(1):24-25.
被引量:5
2
钱根娣.
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构建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J]
.考试周刊,2011(76):220-221.
被引量:6
3
崔喜峰.
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挂职企业锻炼的体会与思考[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2(7):146-146.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石旭凯.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与创新[J]
.花炮科技与市场,2018,24(4):120-120.
1
李美红.
浅谈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的主要途径[J]
.职业,2014(5):136-137.
被引量:1
2
彭常宏,赵晶.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班主任工作浅谈[J]
.中国电力教育,2006(S4):310-311.
被引量:1
3
李勇,陈艳慧,李博,张瑾.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研究[J]
.现代交际,2013(9):238-238.
被引量:10
4
张曼妮.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探索[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3):187-188.
5
杨心慰,王明贤.
河北省工科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路径研究[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29):3-4.
被引量:6
6
谭秀环.
在工科专业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J]
.中国成人教育,2009(13):27-28.
被引量:1
7
刘桦,王素玉,吴玉萍.
论工科专业教学中的教育调衡[J]
.中国高教研究,2000(11):76-77.
被引量:1
8
王楠.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对音乐专业学生就业影响——以四川理工学院音乐专业为例[J]
.读天下,2016(24).
9
董玉瑛,邹学军,刘长宏,白日霞.
深化专业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研究[J]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5,17(5):515-518.
被引量:3
10
韩晓雨,田苗,于贵书.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对工科专业学生就业的影响——以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32(3):59-61.
被引量:4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年 第3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