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埃里森《看不见的人》中“我”之“不可见性”与“可见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美国二十世纪后现代派文学的开创者——重要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在他的长篇小说《看不见的人》中,以黑色幽默的手法,结合现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描述了"我"从一个温顺的黑人小子最终变成一个"看不见的人"的人生经历。这部小说对美国黑人生活状况的揭示被认为有深刻的批判现实意义,所引发的对于人类生存状况,自我身份认同的讨论也始终热烈。
作者
马丽娣
机构地区
辽宁医学院
出处
《电影评介》
2012年第23期103-104,共2页
Movie Review
关键词
埃里森
《看不见的人》
存在主义
可见性
分类号
I712.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许海燕.
黑人·人·个性和自我本质的失落——评艾里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J]
.当代外国文学,2001,22(4):133-138.
被引量:15
2
耿秀丽,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一些启示,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08期.
二级参考文献
4
1
伯纳德·W·贝尔.《非洲裔美国黑人小说及其传统》[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44页.
2
Emory Elliott, et al. eds. The Columbi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Novel.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1, p.435.
3
Ladell Payne. Black Novelists and the Southern Literary Tradition.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1981, p.96.
4
Frederick R. Karl, American Fictions 1940- 1980.p. 196, Harper & Row, Publishers, 1983.
共引文献
14
1
张力.
《看不见的人》与萨特的存在主义[J]
.长城,2011(2):62-63.
2
李莉.
论《看不见的人》中的象征意象[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1):236-238.
被引量:3
3
黄耀华,严立梅.
《看不见的人》的黑色幽默[J]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10):138-140.
被引量:1
4
衡方方.
论《看不见的人》中自我与黑人民族文化的觉醒[J]
.北方文学(下),2011(5):33-34.
5
袁帅.
《看不见的人》的象征意蕴刍议[J]
.芒种,2014(5):155-156.
6
王雪玲.
论《看不见的人》的象征意蕴[J]
.芒种,2014(6):165-166.
7
毛延生,王军.
“身份迷失”的话语象似性表征——以拉尔夫·埃里森的小说《隐形人》为例[J]
.外国语文,2014,30(1):30-35.
被引量:3
8
王静.
小说《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身份的迷失与构建[J]
.芒种(下半月),2017,0(8):78-79.
9
胡月.
《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身份探寻失败原因解读[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9,0(8):48-50.
10
李明霞.
寻找自我和个性:从后现代主义角度重读《无形人》[J]
.文学教育,2020,0(4):58-60.
1
热帖[J]
.意林(原创版),2008,0(6):64-64.
2
黄凤祝.
爱和艺术的可见性与不可见性——论歌德的《亲和力》和本雅明对“无性美学”的批判[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0(4):20-27.
被引量:1
3
王瑜瑛.
浅谈电影文学视觉化的人物形象的塑造[J]
.吉林教育(教研),2010(12):15-16.
被引量:1
4
任向阳,梁小侠.
电影剧本的“可见性”[J]
.电影新作,1979(5).
5
岳芬.
略论《意大利童话》的艺术特色[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11):134-134.
6
耿占春.
不期而至的救赎[J]
.外国文学,2008(3):29-34.
7
李青.
海明威独特的写作风格[J]
.国际安全研究,1996,26(3):45-49.
8
钦.艾特玛托夫,乔亨增.
致青年作家的一封信[J]
.苏联文学联刊,1993(6):49-50.
被引量:1
9
亚.博利舍夫,奥.瓦西里耶娃,陆肇明.
20世纪俄罗斯后现代派文学概观[J]
.俄罗斯文艺,2003(3):23-38.
被引量:9
10
张卫中.
先锋神话的解构:重释先锋小说的性质与实践意义[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6(1):130-134.
被引量:2
电影评介
2012年 第2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