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作者为本——赫希意图论与欧阳修本末论比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赫希的意图论与欧阳修的本末论有着相似之处,认为作者原意在文本解释中处于主体地位。但是在具体阐发中,前者重在理论探讨,后者则提出了具体实践原则,这两个理论都在各自的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作者
戚欣
机构地区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院
出处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14-15,共2页
Journal of Changchun Education Institute
关键词
作者意图
意图论
本末论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王岳川.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94.
2
赫施 王才勇译.解释的有效性[M].北京:三联书店,1991..
3
皮锡瑞.经学历史[M].中华书局,2000,174.
4
欧阳修.毛诗本义·诗解颐[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126,34-35,22,41,125,84,56.
5
赵毅衡.新批评文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共引文献
37
1
刘全福.
意义的回归:阅读中的本文神秘主义批判[J]
.文艺理论研究,2005(4):92-99.
被引量:4
2
耿强.
阐释学翻译研究反思[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22(2):77-82.
被引量:29
3
李清良.
一位西方学者的中西阐释学比较[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4):62-67.
被引量:4
4
王飞南.
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史的基本问题[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2(6):61-66.
5
王彬.
文义解释的反思与重构[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3):128-132.
被引量:7
6
张丽.
解释如何才能有效——赫施客观解释学反思[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9(1):135-137.
被引量:2
7
徐克瑜.
中国式的细读——金圣叹杜诗评点价值和方法的新批评透视[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3):48-53.
被引量:2
8
姜莉.
《齐物论》英译之“名”与“实”——兼谈典籍英译中译者的任务[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0(3):155-160.
被引量:1
9
郭庭军.
论译文读者地位的多视角凸显[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3):94-96.
10
贺小翎.
论译者阐释原文文本的多维度性与主体性[J]
.咸宁学院学报,2009,29(4):133-135.
1
凌郁之.
句图论考[J]
.文学遗产,2000(5):42-49.
被引量:2
2
王运熙.
司空图论唐代作家作品[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7(2):55-58.
被引量:2
3
刘国民.
文学文本的理解和解释[J]
.语文建设,2013(7):54-56.
4
杜绣琳.
《淮南子》本末论的渊源与创新[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13(1):70-73.
5
李冬梅.
得本通末 开创新篇——欧阳修《诗》学本末论析探[J]
.社会科学研究,2013(1):185-190.
6
威廉.欧文,杨建国.
意图论与作者建构[J]
.社会科学战线,2017(2):145-152.
被引量:1
7
李晓敏.
论王符的文学观念[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43-49.
8
付佳.
试论朱熹对欧阳修《本末论》的继承与突破[J]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2(3):45-55.
被引量:2
9
罗建忠,屈妮妮.
“作者之死”的反思[J]
.时代文学,2009(2):71-72.
被引量:2
10
白盾.
脂程先后辨议──关于当前“红楼大战”之我见[J]
.江淮论坛,1996(5):108-111.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