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故乡》的阅读史与中华民国公共圈的成熟
被引量:14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9-128,共20页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参考文献35
-
1甄翊林.《各省各级学校学生总数分配表(公立私立及耶稣教会立学校学生数均未列入)》,《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上海·太平洋书店,1930.376页.
-
2《国民日报》.1922年3月20日消息.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所编.《北京历史纪年》.北京出版社.1984.389页.
-
3《“民国”11年度在校全体学生分省分系表》[J].北京大学日刊,1923,.
-
4《本校职教员学生籍贯一览表》[J].北京大学月刊,1918,.
-
5蒋静庐.《近代中国出版史料二编》,上海·群联出版社,1954.316页.
-
6孙瑛.《鲁迅故迹探访记事》..《鲁迅研究资料》第8集.天津人民出版社,l981..
-
7中岛长文.《北京小记一》..《飙风》第14号.京都·朋友书店经,1982..
-
8罗信耀著.藤井省三,佐藤风,官尾正树,坂井洋史译.《北京风俗大全》(H.Y.Lowe:The Adoentures of Wu,1940,1941).平凡社,1988.
-
9《绍兴县馆简介》.薛绥之主编.《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三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
-
10日本中国学会第46次大会(1994年10月)上清水贤一郎(现·北海道大学助教授)的报告,《1925年北京的读书与读者层》.
同被引文献179
-
1藤井省三,董炳月.太宰治的《惜别》与竹内好的《鲁迅》[J].鲁迅研究月刊,2004(6):51-57. 被引量:7
-
2史建国.鲁迅与“假洋鬼子”[J].书屋,2004(7):64-68. 被引量:10
-
3藤井省三,马蹄疾,于天池.鲁迅心目中的夏目漱石[J].鲁迅研究月刊,1991(2):35-40. 被引量:2
-
4尾崎文昭,庄玮.“故乡”的二重性及“希望”的二重性(上)——《故乡》读后[J].鲁迅研究月刊,1990(6):22-28. 被引量:10
-
5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张京媛.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J].当代电影,1989(6):47-59. 被引量:254
-
6丁帆.作为世界性母题的“乡土小说”[J].南京社会科学,1994(2):58-62. 被引量:14
-
7藤井省三.日本文学越境中国的时候[J].读书,1998,0(10):143-149. 被引量:3
-
8董奇峰,苗杰.中学语文教材(1950~1977)中鲁迅作品的选录与解读[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1):106-124. 被引量:10
-
9王风.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之关系[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3):75-96. 被引量:28
-
10高玉.对五四白话文学运动的语言学再认识[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3):97-112.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14
-
1宋炘悦,史建国.看者/被看者的解构与超越——以《故乡》的第一人称叙事为中心[J].上海鲁迅研究,2020(3).
-
2何平.《故乡》细读[J].鲁迅研究月刊,2004(9):81-85. 被引量:7
-
3罗岗.“校园内外”和“课堂上下”——论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教育的内在关联[J].当代作家评论,2002(4):133-140. 被引量:1
-
4王风.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之关系[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3):75-96. 被引量:28
-
5余荣虎.《故乡》与乡土文学中还乡情怀的现代变迁[J].鲁迅研究月刊,2007(1):71-76. 被引量:2
-
6姜异新.由“通过语言”到“在语言中”--论胡适的“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J].鲁迅研究月刊,2008(4):30-36. 被引量:1
-
7袁红涛.士绅阶层的近代蜕变——试论《呐喊》、《彷徨》的一个重要主题[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4(1):8-13. 被引量:2
-
8李小平,陈方竞.“国语运动”与“白话文运动”的疏离与结合[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114-119.
-
9刘成才.主体建构、文化认同与共同体命运——论藤井省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三个维度[J].理论月刊,2016(6):80-85. 被引量:1
-
10李晓源.关于民国时期阅读指导研究的综述[J].图书馆界,2017(6):23-25.
二级引证文献45
-
1王钦.“乡愁”与希望的政治学——重读鲁迅《故乡》[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1(2):86-97. 被引量:3
-
2金星.民国教育体制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的“显”与“隐”——评李宗刚《民国教育体制与中国现代文学》[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2(2):442-449.
-
3刁晏斌,马永草.试论“欧化文言”及其研究的意义与价值[J].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20(1):165-179. 被引量:5
-
4文贵良.文学汉语:想像与实践[J].华文文学,2005(5):56-61. 被引量:2
-
5陈平原.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上)[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3):1-31. 被引量:45
-
6秦弓.2004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扫描[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21(2):1-8.
-
7周逢琴.汉语欧化与近代散文文体解放[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2(3):10-13. 被引量:2
-
8吴福辉.“五四”白话之前的多元准备[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1):1-12. 被引量:17
-
9赵卫东.胡适传统语言工具论的历史局限——从现代语言学视点解析[J].学术交流,2006(7):138-140.
-
10徐鹏绪,周逢琴.论欧化与中国现代散文文体的确立[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6(4):31-36. 被引量:4
-
1弋舟,走走.保持对于生命那份微妙的警惕[J].野草,2016,0(2):197-206. 被引量:4
-
2宁宗一.反思:我的《金瓶梅》阅读史[J].文学与文化,2016(4):12-16.
-
3李焜.让座[J].父母必读,1995(1):41-41.
-
4易小倩.一种默契[J].诗歌月刊,2012(10):94-94.
-
5徐嘉良,范世旭.干大事的猫[J].优秀童话世界,2012(4):76-76.
-
6曹文轩.阅读是一种宗教[J].意林,2006,0(13):41-41.
-
7张志忠.莫言研究的新可能性[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4):1-14. 被引量:3
-
8王锴.隐形保镖纽扣[J].小学生时空(汉),2007,0(Z2):12-12.
-
9女真.活到老·下辈子[J].海燕,2008,0(9):25-27.
-
10罗雪挥.红学的民间华筵[J].中国新闻周刊,2005(44):52-53.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