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29-242,共14页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参考文献9
-
1《近代文学体系的研究》.《中国文学变迁史》第6页.上海新文化书社.1921年版.
-
2《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第5页.
-
3《革命与文学》.《郭沫若选集·四卷》.第42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
4《人国文艺界空前团结》.1938年8月28日日《新华日报》.
-
5《小说新潮栏宣言》,《茅盾全集》第1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12页.
-
6杨春时,宋剑华.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近代性[J].学术月刊,1996,28(12):85-91. 被引量:50
-
7宋剑华.错位的对接——漫谈中国文学现代化[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3):128-136. 被引量:3
-
8宋剑华.现代意识与现代文学[J].文艺研究,1998(1):75-77. 被引量:3
-
9王泽龙著.《中国现代主义诗潮论》.第82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
共引文献54
-
1韩云波.金庸小说研究中的现代性问题[J].浙江学刊,2021(3):12-23. 被引量:4
-
2欧阳文风.态度·方法·着力点:对比较诗学研究的几点思考——重读厄尔·迈纳《比较诗学》[J].当代文坛,2001(4):44-47.
-
3叶虎.20世纪中国文学性质论争及其局限[J].文艺理论研究,2001(6):48-54.
-
4张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现代性”话语批判[J].中国文学研究,2009(1):31-34. 被引量:2
-
5吴正南.论传统文化为现代精神文明建设之基础[J].江汉学术,1998,29(2):36-41. 被引量:2
-
6王本朝.从思想启蒙到现代性的反思——现代性与中国文学的意义限度及可能[J].文艺争鸣,2002(5):25-27. 被引量:6
-
7曾军.从“一种现代性”到“两种现代性”——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研究中的“现代性”话语的反思[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6):90-95. 被引量:3
-
8袁国兴.再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现代性”话语局限[J].文艺评论,2004(6):17-20. 被引量:7
-
9谢昭新.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现代性”问题的历史审视[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1):97-105. 被引量:1
-
10李怡.多重概念的歧义与中国文学“现代性”阐释的艰难[J].社会科学研究,2005(5):162-165.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8
-
1宋剑华.论二十世纪中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J].文艺研究,1999(2):69-76. 被引量:6
-
2宋剑华.二十世纪中国现实主义文学运动之反省[J].文学评论,1999(5):73-84. 被引量:13
-
3刘勇,杨联芬.“五四”的困境与新文学的历史描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16-22. 被引量:13
-
4孟繁华.百年哲学思潮与文学变体[J].中国文化研究,1994(3):27-29. 被引量:1
-
5杨春时,宋剑华.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近代性[J].学术月刊,1996,28(12):85-91. 被引量:50
-
6陈思和.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的“世界性因素”的几点思考[J].中国比较文学,2001(1):8-39. 被引量:69
-
7陈晓明.现代中国文学思潮流变论[J].学术研究,1998(3):107-112. 被引量:3
-
8朱立元,王文英.以现代性为衡量的主要尺度——也谈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开端[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4(4):17-24.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18
-
1吴丽.关于传统——对“五四”过激主义的几点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3):346-346.
-
2宋剑华,张冀.“启蒙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J].贵州社会科学,2007(1):10-13. 被引量:9
-
3苏状.一年来若干学术问题讨论综述[J].学术月刊,2007,39(3):150-156. 被引量:1
-
4宋剑华,黎保荣.试论中国现代文学的“暴力叙事”现象[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5):35-48. 被引量:10
-
5杨经建.左翼文学创作中的马雅可夫斯基“情结”[J].文史哲,2010(5):123-131. 被引量:2
-
6宋剑华.“言志”诗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内在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10(6):169-181. 被引量:11
-
7黎保荣.何为启蒙——中国现代文学启蒙内涵及其演变新论[J].文学评论,2013(1):78-87. 被引量:9
-
8李艳云.女性写作中主体认同经验分析——以现代文学史中女性小说写作为研究对象[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3):71-74. 被引量:2
-
9方维规.何为启蒙?哪一种文化?——为纪念新文化运动百年而作[J].探索与争鸣,2015(6):4-12. 被引量:8
-
10刘勇.思想启蒙与《新青年》的文学立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60(5):1-8. 被引量:2
-
1陈晓明.先锋文学三十年:辨析与反思[J].南方文坛,2015(3):10-12. 被引量:3
-
2李松睿.黑洞、暴力与无悔的青春[J].读书,2014(10):92-99.
-
3李昱姝.后现代语境下的公安文学[J].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9(8):144-145.
-
4陈国球.香港五六十年代现代主义运动与李英豪的文学批评(下)[J].励耘学刊,2007(1):22-38.
-
5余光中.现代主义文学与台湾文学[J].东北史地,1998,0(1):20-23.
-
6黄菲.中国早期的现代主义运动及其现代派小说再讨论[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3(5):89-92.
-
7于淑静.试析新写实小说中的生存问题[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3):100-103. 被引量:6
-
8张曙光,吕智博.寻找汉语诗歌的独立品质[J].文艺评论,2014(5):29-32.
-
9新书推介[J].青春,2017,0(5):95-96.
-
10李维屏.劳伦斯的现代主义视野[J].外国文学研究,2008,30(4):44-49. 被引量: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