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成长·政治·性——对“十七年文学”经典作品《青春之歌》的一种阅读方式
被引量:
1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将《青春之歌》称之为“影响了一代人的作品”也许并不过份。这部初版于1958年的长篇小说发行量现在已经无法进行精确的统计了,但它肯定是“十七年文学”,甚至可以说是整个“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发行量最大的小说之一。小说出版后被翻译成近20种语言介绍到国外,最早的日文译本1960年出版,到1965年就印刷了12次,数目达20万部之多。
作者
李杨
出处
《黄河》
2000年第2期24-34,共11页
关键词
文学评论
十七年文学
<<青春之歌>>
小说
杨沫
分类号
I207.425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3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63
1
钟今瑾,程方平.
近代中国教育小说发展研探——以《教育杂志》为例[J]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0(2):122-135.
被引量:1
2
徐文静.
《青春之歌》的镜像分析[J]
.飞天,2009(16):13-14.
被引量:2
3
董之林.
新"英雄与"老"故事──关于五十年代革命传奇小说[J]
.当代作家评论,1999(5):42-49.
被引量:6
4
张化隆.
评增补后的《青春之歌》[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3):52-58.
被引量:4
5
吴子敏.
道德观念上的歌颂与谴责——读《天云山传奇》随笔[J]
.文学评论,1980(5):102-109.
被引量:6
6
陈纾.
林道静的成长及其典型意义——重读《青春之歌》[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1):29-32.
被引量:1
7
步武尘,樵牧.
論《青春之歌》[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0,7(2):80-87.
被引量:1
8
任孚先.
讀楊沫的“青春之歌”[J]
.文史哲,1958(9):46-51.
被引量:2
9
兴茂.
娜拉和林道静——《玩偶之家》和《青春之歌》女主人公比较分析[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6(1):58-60.
被引量:2
10
胡河清.
贾平凹论[J]
.当代作家评论,1993(6):13-19.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11
1
傅书华.
林道静、余永泽形象意义的再解读[J]
.社会科学论坛,2004(7):45-49.
被引量:1
2
徐霞.
在场的缺席者与被忽略的在场者——十七年文学爱情叙事中的男性形象[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1(11):35-36.
3
王东,付丽敏.
浪漫传统与革命传奇——“红色经典”的背景、资源与叙事[J]
.当代文坛,2014(6):144-147.
被引量:1
4
汪杨.
两个故事,一种叙述——《天云山传奇》与《青春之歌》对照记[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6):68-71.
5
翟业军.
论贾平凹改革小说中的男女关系[J]
.文艺争鸣,2017(6):68-75.
被引量:1
6
范家进,金丽娜.
爱情传奇与时代风云的交织变奏——论鲁彦周的小说创作[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10):208-226.
被引量:1
7
张均.
“莎菲”如何驯服革命——长篇小说《青春之歌》本事研究[J]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0(5):11-23.
被引量:4
8
张均,董晴.
“当代英雄”的诞生——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史实考释[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3(6):39-47.
9
曹晶晶,陈蘅瑾.
论《青春之歌》接受主题的历史变迁[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21,40(4):42-48.
10
王卓.
中国成长小说海外译介与研究现状及思考[J]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2(2):140-14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王杰.
跨媒介实践与文学的形式探索——“十七年”小说的电影改编[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1(3):36-44.
被引量:3
2
黄璐.
宏大叙事与个体经验的巧妙缝合——评电影《青春之歌》[J]
.电影文学,2008(7):67-68.
3
刘青.
革命·爱情·知识分子——红色叙事中的《青春之歌》[J]
.电影文学,2007(18):59-60.
被引量:4
4
周薇.
“再解读”研究述评[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8(1):69-73.
5
尹林.
“改革文学”的个人权利书写与文学转型[J]
.文学评论,2019(4):184-192.
被引量:5
6
张美丽.
爱与被爱都需要美德[J]
.课程教育研究,2020,0(10):185-185.
7
崔庆蕾.
“革命女性”的内面及其叙事的难度与限度 ——评刘庆邦《女工绘》[J]
.当代文坛,2021(1):161-167.
被引量:1
8
梁小娟.
《露沙的路》的互文性解读[J]
.江汉论坛,2022(6):87-92.
9
马学永,刘香.
百年新文学中共产党人的形象系列与精神特征[J]
.临沂大学学报,2022,44(5):33-47.
10
周根红,刘希哲.
空间、主体与身份承担——论《经山海》中吴小蒿下乡的动力与意义[J]
.百家评论,2023(2):119-130.
1
徐永鹏.
《青春之歌》伴我远行[J]
.青少年日记,2013(10):45-45.
2
“十七年文学”——新古典主义的成熟[J]
.中文自学指导,2003(1):27-27.
3
鄢正华.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J]
.政工学刊,2010(11):21-21.
4
鲁太光,徐志伟.
被“革命文学”和“十七年文学”照亮——鲁太光访谈录[J]
.艺术广角,2011(1):23-27.
被引量:1
5
马琰,杨敏.
从《伤逝》到《青春之歌》——浅议中国知识分子的出路[J]
.甘肃高师学报,2009,14(6):31-33.
被引量:1
6
新华.
杨沫、白杨原是武林中人[J]
.神州民俗,2014(5):30-31.
7
蒋小波.
解构“文学”,重建“人学”——评《十七年文学:“人”与“自我”的失落》[J]
.文艺争鸣,1999(6):57-58.
被引量:1
8
董之林.
六十年代小说艺术的探索与演化[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4):160-184.
9
走开,绿色大怪物![J]
.父母世界,2013(1):132-135.
10
王尧.
《人民文学》的“当代性”[J]
.美文(上半月),2006,0(2):1-1.
被引量:1
黄河
200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