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文心雕龙》“通变”论的文化归途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通变”是《文心雕龙》(下称《文心》)“文律运周”的动力系统,历来为文艺研究者所重,在《文心》现代学术研究史中,“通变”论的研究自然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许多学者在竞相为“通变”一念注入现代学术内涵的同时,也无意间遮没了“通变”论固有的文化意义。站在今天的学术立场回望历史,我们惊奇地发现,“通变”论研究在经历了各种时行观念的洗礼之后又回到了基于中国文化的阐释原点。只不过,这种回归是在明了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自觉地从中国文化立场出发寻求“通变”论价值的超越性回归。在全球化视野中,保持并彰显传统文化的独特性才是中国文论的生存发展之道。
作者 佀同壮
出处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3-39,共7页 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杨明照.文心雕龙学综览[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5123.
  • 2王艳艳,高淮生.近十年《文心雕龙》“通变”论研究述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05-107. 被引量:2
  • 3刘文忠.正变·通变·新变[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151-157.
  • 4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521-522.
  • 5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14913.
  • 6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2110.
  • 7刘永济.文学论[M]太平洋印刷公司,19241.
  • 8梁绳祎.文学批评家刘彦和传[J]小说月报,1927(号外).
  • 9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47.

二级参考文献13

共引文献1

同被引文献71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