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小说因果报应模式对叙事及人物塑造的影响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因果报应观念来源于佛教教义,并与中国古代儒家伦理文化、道家阴阳五行循环论相契合,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究其影响,在社会心理方面,形成普遍的善恶报应、转世轮回的社会心理效应。在文学方面,形成了我国古代小说因果报应的叙事模式化特征。在魏晋时期佛家自神其教的文言志怪小说中,因果报应观念作为宣教的主要内容,大肆散播。“宋说唱文学中“说经”一支也专以果报宣传为职事。然而,果报作为一种普泛的小说内结构,主要是在明清才变得日益明晰突出。”从六朝到明清,随着小说的发展,因果报应从小说叙事的目的转变为小说叙事的艺术审美形式,并成为我国古代小说的“普泛的内结构”模式,即古代小说叙事中普遍存在的因果报应模式。
作者 闵永军
出处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8-71,共4页 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编号:12YJA740069)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7

共引文献3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