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正在兴起的符号学中国学派(代编者按)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首先应当指出:符号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门中国的学科,只是我们最近刚明白自己的这段历史。我们只是面对自己的精神财富一时打了个盹:符号学的苏醒正在成为中国学界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
作者
赵毅衡
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0-21,共2页
Guizhou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中国学派
符号学
编者按
中国学界
精神财富
分类号
G23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3
1
吴宗济、赵新那编.《赵元任语言文学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78页.
2
王夫之.《船山全书》第一册,《周易外传》卷六.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1039页.
3
钱锺书.《管锥编》,《史记会注考证》第一卷,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533页.
共引文献
1
1
赵毅衡.
符号学的一个世纪:四种模式与三个阶段[J]
.江海学刊,2011(5):196-201.
被引量:28
同被引文献
38
1
潘惠德.
艺术形象在广告设计及策划中的意义[J]
.艺术百家,2006,22(3):200-201.
被引量:1
2
保罗.李科尔,方昌杰.
现代法国哲学界的展望——特别是自从一九五○年以后[J]
.世界哲学,1978(2):54-60.
被引量:2
3
李先焜.
公孙龙《名实论》中的符号学理论[J]
.哲学研究,1993(6):62-69.
被引量:12
4
李先焜.
中国—一个具有丰富的符号学传统的国家[J]
.江汉论坛,1990(1):32-38.
被引量:3
5
王海鹰,李坚.
消费者价格心理与文化偏好研究[J]
.中国物价,2004(8):45-48.
被引量:8
6
李幼蒸.
略论中国符号学的意义[J]
.哲学研究,2001(3):47-53.
被引量:9
7
孔明安.
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鲍德里亚的消费文化理论研究[J]
.哲学研究,2002(11):68-74.
被引量:175
8
谢晓尧.
商品化权:人格符号的利益扩张与衡平[J]
.法商研究,2005,22(3):81-87.
被引量:80
9
李芃,黄亮.
“名人符号”与广告创意[J]
.包装工程,2007,28(2):153-155.
被引量:3
10
刘溢海.
论城市符号[J]
.城市发展研究,2008,15(1):112-116.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8
1
王铭玉,王双燕.
《符号学思想论》之说论[J]
.当代修辞学,2019(1):36-42.
被引量:7
2
李卫华.
中国古典文学符号学:研究对象、策略及方法[J]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8,30(3):84-91.
被引量:4
3
黄亚丽,张健.
丝绸文化对苏州城市形象的影响[J]
.纺织报告,2018,0(11):52-53.
4
王辉丰,詹森,黄澜.
关于符号科学体系的理念[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2(3):305-314.
5
代兴群,周正松,贺雪晴,唐可心.
历史名人文化符号阅读推广实践要素分析——以四川省图书馆“张大千文献中心”为例[J]
.四川图书馆学报,2021(2):33-36.
被引量:2
6
吕红周.
美国符号学纲要[J]
.外国语文,2022,38(4):23-30.
被引量:1
7
佘烁淇.
“非遗”融入街坊:潮州工夫茶文化的社区美育实践[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4(3):4-6.
8
刘利刚.
建构国别符号学的对话空间:读王铭玉《符号学思想论》[J]
.符号与传媒,2024(1):248-257.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李玉凤,于鑫.
聚焦理论前沿,发展中国学派——第二届“中国理论语言学前沿及其协作应用”高层论坛综述[J]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9,26(2):143-152.
2
朱昊赟.
2018年中国符号学发展研究[J]
.符号与传媒,2019(1):219-232.
3
程润峰.
符号学视阈下《思凡》的跨域嬗递--从《孽海记·思凡》到电影《霸王别姬》[J]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6(1):68-71.
4
贾佳.
意义的进阶:评《赵毅衡形式理论文选》[J]
.符号与传媒,2020(1):265-270.
5
徐赳赳,毛浩然,徐朝晖.
克里斯蒂娃的语言观[J]
.当代修辞学,2020(4):52-62.
被引量:4
6
李琳,杨晓澜.
中国古典文学形象与现代广告设计关联探微[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20,41(3):131-133.
7
王铭玉,佟颖.
生态符号学学科建构探索[J]
.当代修辞学,2020(5):19-28.
被引量:2
8
宋建华.
文化符号学视阈下的俄语成语文本解读[J]
.外文研究,2021,9(2):19-24.
9
李卫华.
“文之道”与“文的自觉”:《文心雕龙·原道》的符号学考察[J]
.符号与传媒,2021(2):39-55.
被引量:1
10
罗韬.
广西本土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
.建筑与装饰,2022(15):19-21.
1
曹剑奇.
关于我国情报学研究的思考[J]
.情报科学,1987,8(4):68-71.
2
何晶.
动画恒久远,一片永流传?[J]
.新华月报,2010(5):80-81.
3
胡智锋.
建构影视艺术“中国学派”的基础工程——贺《中国影视美学丛书》出版[J]
.电影,2002(5):41-41.
4
季成.
系统科学中国学派的创获——评《系统科学》[J]
.中国图书评论,2001(11):60-61.
5
第2届“管理学在中国”学术研讨会征文[J]
.管理学报,2009,6(5):710-710.
6
第2届“管理学在中国”学术研讨会征文[J]
.管理学家(学术版),2009(2):80-80.
7
蔡尚伟,黄顺铭.
比较大众传播学的几个基本问题[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2(5):130-133.
8
曹顺庆,周静.
从变异学的角度重新认识传播学[J]
.今传媒,2015,23(12):4-7.
被引量:5
9
毛峰.
创立传播学的中国学派[J]
.新闻与写作,2007(3):28-28.
被引量:1
10
罗庆文.
论学派[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1,2(3):39-41.
被引量:1
贵州社会科学
2012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