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概要阐释“因果生成”的历史课堂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学生通过思考自己得出结论,比教师提供现成的答案更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但要让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课程标准所要达到的目标绝非易事。本文着眼于分析如何由原始材料的“因”生成教学目标的“果”,试图总结、提炼出一种适用于历史课堂的高效教学方法。
作者 仲永生
出处 《文理导航》 2012年第34期82-82,共1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12

  • 1[2]G.D.Borich,(1994).Observation Effective Teaching,Macmillan.p.55.
  • 2[5]C.J.Maker,(1993).Creativity Intelligence and Problem Solving,in Gifte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9(2).pp.68-77.
  • 3[9]M.R.Leenters, and J.A.Erskine, (1978).Case Research: the Writing Process, pp.14, 15.
  • 4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6..
  • 5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37.
  • 6赵祥麟 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122,362.
  • 7凯洛夫 陈侠.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 8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17-218.
  • 9高文.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 10B·乔伊斯,等.教学模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共引文献92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